天津自贸区:重树千年口岸开放新地标

2016-01-19 07:22:4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殷占武 宋薇萍 周鹏峰

  当上证报记者行走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一股创新创业热潮扑面而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这里发生着奇妙的聚合反应:企业来了,机构来了,创客来了,外企也来了,曾经有着“鬼城”之称的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写字楼复活了。

  在改革与创新中携梦前行,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带领这座城市重树的,是一个千年口岸的新地标。

  天津自贸区沙盘模型
  自贸区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企业入驻一站式受理情况
  央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刘通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一站式大厅
 
  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甲骨文创业基地

  天津自贸区:重树千年口岸开放

  ■天津自贸区调查之一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76年在《全球大都市带体系》一文中定义世界六大城市群,目光所及中国,他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纳入其间。

  他没有预见到的是,30多年后的中国,中国的城市内核已经变得更为丰富:在京津冀地区,“建立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被写进了国家最高发展规划。专家预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可能涉及50余个县,经济整合规模或达1.5亿人,规模将远大于当年洛杉矶崛起。

  作为国家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大抓手,2015年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北方唯一的自贸区正式挂牌。

  承载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历史使命,运行半年多来,天津自贸试验区首批122条制度创新已完成90%以上,第二批53条制度创新也已启动实施,9项改革经验已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认可,即将向全国复制推广,区内新增企业超过14000多家。融资租赁的“东疆模式”则享誉全国。

  当上证报记者行走在这块119.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股创新创业热潮扑面而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这里发生着奇妙的聚合反应:企业来了,机构来了,创客来了,外企也来了,曾经有着“鬼城”之称的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写字楼复活了。

  在改革与创新中携梦前行,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带领这座城市重树的,是一个千年口岸的新地标。

  ⊙记者 殷占武 宋薇萍 周鹏峰

  ○编辑 由吉

  资源配置加快 :

  制造业与融资租赁的聚合反应

  自贸试验区挂牌之前,中国企业对融资租赁模式认识还不够全面,认为装备若是别人的,心里不踏实。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后,天津租赁业的集聚与示范效应迅速放大,政策的催化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撬动着制造业企业与租赁企业更加快速有效对接

  2015年12月下旬,上证报记者走进天津自贸试验区,在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天津港东疆片区和天津机场片区三大片区,我们看到的是密切聚合着金融力量的产业集群。

  作为天津金融改革创新集聚区和天津市创新创业特区(即“双创特区”),中心商务片区盘活着金融支脉。东疆片区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的核心功能区,融资租赁已是这里的一张名片;而机场片区则是天津制造业的中心,作为三大片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这里的GDP占天津自贸试验区的86%。

  中心商务片区金融服务中心的讲解员介绍道,他们已在基金、保理、租赁、互联网金融、REITs等创新型金融业态上同步发力,成绩显著,天津“金改30”的政策优势又将给自贸试验区发展描绘新蓝图。

  纵观国内四大自贸试验区,虽然都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都是在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精神引领下探索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国家试制度,但每个自贸试验区依托的基础和试验内容又各不相同。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对上证报记者直言,天津自贸试验区有三件大事要做: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服务京津冀,三是进行金融创新。“在新常态下针对京津冀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通过开放,特别是通过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理念来促进经济转型,这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最重要的任务。”

  从产业来看,“制造业+金融”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的依托和特色。对此,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有着深刻认识。他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天津自贸试验区有一个优势,就是制造业多一点,我们考虑在这块加快开放。”他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要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下工夫,加大生产性服务领域开放。

  作为天津先进制造业的明珠,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项目自2007年引进以来,一直备受瞩目。最新的消息是,除了A320项目,空客A330项目也将于2016年2月在天津开工建设, 2017年9月底首架“中国产”A330飞机也将交付使用。

  在位于天津机场片区的空客A320飞机天津总装大楼,当我们站在总装大楼四楼向下俯瞰,可以将A320飞机的总装现场尽收眼底:4架飞机分别在四个机位上一字排开,工人们忙着组装。其中,最里面的一架已喷上了“春秋航空”的标示,等待调试和试飞,未来,它将由天津工厂实现交付。

  承载着人类历史的“蓝天梦”,如今在这片有着120多年历史的老工业基地上逐渐清晰。

  据工作人员介绍,从2009年6月首架飞机交付至2015年底,空客天津总装线已累计交付253架A320飞机。在中国大地上划过长空的飞机中,每10架有1架都出自这里。

  一个项目带动了一个产业,并造就了一个航空城。如今,除了空客项目,天津空港经济区还吸引了欧洲直升机、西飞机翼等飞机组装企业,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泰雷兹雷达等航空结构企业以及庞巴迪公务机维修等航空服务企业先后入驻,初步形成了民用航空全产业链。2015年,天津空港经济区民用航空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这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此基础上,天津自贸试验区产业格局定位进一步明晰:其中,经济总量最大的机场片区,将重点发展航天航空、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的等生产性服务业。而天津港东疆片区则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融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

  装备制造业与融资租赁,这两个看似不同领域的行业,却在自贸试验区制度与机制的催化中发生着奇妙的聚合反应:越来越多的央企将东疆作为融资租赁总部基地。除了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各种大型设备、医疗器械、地铁设备、高铁机车、水务、环保设施等租赁资产在东疆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自贸试验区挂牌之前,中国企业对融资租赁模式认识还不够全面,认为装备若是别人的,心里不踏实。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后,天津租赁业的集聚与示范效应迅速放大,政策的催化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撬动着制造业企业与租赁企业更加快速有效对接。”天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贸易发展局局长鲍健对上证报记者讲述这种变化。

  自贸试验区改革促进了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聚与融合,在中国制造业与传统金融业双双在转型路上辗转之际,“东疆模式”下装备制造业和融资租赁的结合,成了当下实体经济与金融有效融合的最佳契合点之一。

  依托金融创新的翅膀,制造业也呈现升级态势。鲍健介绍,目前民用航空产业已成为天津空港经济区特色产业,以空客总装线、中航直升机为龙头,以中国民航客机产业化基地为载体,带动飞机零部件生产及相关研发、销售、维修、物流、金融租赁等行业快速发展,预计“十三五”期末天津空港经济区民用航空产业将达到1200亿元。

  在融资租赁方面,东疆实力日益强大。截至2015年11月底,东疆保税港区共注册租赁公司1381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达1228.3亿元人民币;已有大唐、华电、华能、国电四大电力集团等19家央企将东疆作为融资租赁总部基地,累计注册资本金达196.2亿元人民币。

  政府机构改革 :

  专家式加保姆式服务深入人心

  记者在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服务中心看到,办公楼面被隔成若干金融小客厅,门口挂着基金服务、租赁服务、保理服务等牌子,80后副局长孙洋领着一群年轻又能干的专业人员,每天给企业“开方问诊”,提供免费的专业服务

  自贸试验区改革重在制度创新,说到底就是要改革政府现有管理经济的方式和理念。天津自贸试验区从成立之初就以此为试验重点,其探索出的“专家式加保姆式”服务深受企业欢迎。

  “企业动嘴、政府跑腿”的“管家式”服务,却是伴随着融资租赁发展而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航运与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李晖对记者表示,融资租赁“东疆模式”之所以能蓬勃发展,除了源自于实体产业的内在需求,还与天津各级政府的推动密不可分。

  这得从天津首单航空租赁说起。2009年6月,同样在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大楼,时任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爱国带领部下观摩首架A320飞机下线现场时,被眼前一幕深深触动:天津总装线上生产的第一架空客A320交付给了四川航空,但却是由外国的一家飞机租赁公司购买,然后租给四川航空公司使用。

  “中国生产、中国使用的飞机,却把租赁SPV主体放在了国外,这让我们触动很大。回来以后我们做了调查,感觉到飞机租赁业务市场潜力很大,于是就集中力量专攻这个领域。”李晖对我们说。

  6个月后的2009年12月,在东疆保税港区搭建的服务平台上,工银租赁、南方航空共同完成了价值3.2亿美元的两架波音B777F型飞机的融资租赁业务,实现了中国首单保税进口飞机租赁业务,填补了中国航空租赁业的空白,中国航空金融从此起航。

  李晖用机缘巧合来形容这段历史,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最近国家外汇局批复,天津市融资租赁公司可用租赁资产进行跨境融资。其实,这项创新政策最早也来自于一家融资租赁企业的需求。

  彼时,中民投集团旗下企业——中民国际租赁董事长兼总裁王蓉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走进办公室时,眼前的景象令她吃惊: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刘通午领着天津市发改委、商务委等各政府部门的20多个公务人员,就为了和王蓉辩一辩,租赁资产跨境融资存在哪些法律政策障碍。

  “辩论下来,我认为这个是好事,如果融资租赁资产能用国际上的一个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这个量可就大了,这是大创新。” 刘通午说,期间,国家外汇局天津市分局和中民租赁就创新业务流程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并就业务细节多次请示总局领导。可喜的是,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最近该创新政策获准实施。

  这就是“专家式加保姆式”服务。刘通午说,“在租赁业发展方面,我们是随叫随到,而且有些是个案解决。”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中心商务区管委会服务大厅已建立了专业的服务管家队伍,金融工作局旗下甚至设立了基金、租赁、保理、票据等5个专业团队。

  记者在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服务中心看到,办公楼面被隔成若干金融小客厅,门口挂着基金服务、租赁服务、保理服务等牌子,80后副局长孙洋领着一群年轻又能干的专业人员,每天给企业“开方问诊”,提供免费的专业服务。

  “如果政府在职能转变的题上答不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就不能叫成功。这对于全国四大自贸试验区都是如此。”蒋光建说。

  他指出,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平台管信用”等“十个一”政府改革,实施权责清单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制度创新风险防控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打造高效、透明、低成本的行政服务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开放中摸索前行

  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公务人员们心里很清楚: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牢牢把握中央的定位,在开放中前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国家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做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另一大重任,同时也是特色所在,试验区很多改革举措都围绕此展开。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认为,天津自贸试验区未来可能在探索京津冀一体化上的铺垫多一点。

  但在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看来,国家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个总体战略,很大层面上是探讨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或许在未来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京津冀一体化相对比较成熟时才可讨论。

  不管谁先谁后,京津冀三地的人员、资源流动已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加速流动起来。记者从中心商务区管委会获悉,在今年新落户商务片区的众多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北京和河北的企业。他们看重了自贸试验区高度开放的制度环境,纷纷将资金运营、国际贸易、科技研发等业务板块落户商务片区,以便更好地对接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与此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也在加快搭建一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载体平台,如华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和京津冀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服务联盟,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要素的融合互通。

  为了加快三地协同发展,目前天津正在制订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工作方案,已进入征求意见程序。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对上证报记者透露,方案的一大重点就是建议建立至少由国家商务部牵头,三省市商务部门参与的京津冀工作协同发展工作机制。

  除此以外,方案还有如下亮点:首先是提出了6个推动,即把天津自贸试验区在行政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中的改革经验,优先复制推广到天津全境和河北、北京地区,推动在京津冀地区开展自贸试验区扩区改革探索。第二,提出推进三个一体化:京津冀地区通关服务和口岸物流一体化、金融服务和监管一体化以及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一体化。第三,方案还梳理了20多个重大项目,包括基金项目、三地共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要素平台等的项目。其中,金改30条中特别提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和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被寄予厚望。

  服务京津冀,天津自贸试验区下一步改革将如何继续破题?经过3至5年的改革,天津自贸试验区最终的愿景是什么?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公务人员们心里很清楚: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牢牢把握中央的定位,在开放中前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国家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做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

  蒋光建指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重点关注中美BIT谈判、TPP以及TSA(国际服务贸易协议),我们将争取将其中一些改革举措率先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进行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

  从区域角度看,天津作为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对日、韩、蒙古的开放有着巨大想象空间。南开大学校长助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认为,天津对日、韩、蒙古都有基础,建议天津把对日、韩、蒙古三个国家作为自贸区服务国际贸易的品牌。

  对此,蒋光建也表示,中韩自贸区协定签署之后,对天津究竟有什么具体影响,如何组织天津企业用好这个自贸协定,这些也都将是2016年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的研究和突破的重点内容。

  从一般的城市化突围,戈特曼笔下的城市群是一种“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犹如今天的中国,各大自贸试验区改革的发令枪也早已打响,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和福建、广东自贸试验区一起,在2016年4月迎来挂牌一周年,等待市场评估检验。而最先启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则将迎来3年改革窗口期。改革越往前走,困难越多,但每一步都是超越,每一步都有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