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创13个月新低 "春收行情"需耐心等待

2016-01-27 07:11: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大盘放量下挫 沪指创13个月新低

  ⊙记者 吴悦萌 浦泓毅 ○编辑 枫林

  周二,沪指下跌6.42%,连续击穿2900点、2800点,创13个月以来新低。两市超千股跌停,不足百股上涨。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外围市场诸多不利因素消失,利好因素逐渐增多,A股市场大概率将震荡筑底,近期也需要高度关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

  昨日,沪深两市低开低走,沪指开盘迅速跌破2900点,盘中北斗导航概念一度上扬,但其他板块无上涨动力,两市维持低位震荡。午后两市再度走弱,1点45分过后,沪指跌幅扩大跌破2800点,盘中一度深探至2743.84点,创13个月以来新低。沪指受挫跌6.42%,创业板指跌近8%,中小盘个股出现集体跌停走势。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749.78点,跌幅6.42%,下跌188.73点,成交2126亿元;深证成指报9483.55点,跌幅6.96%,下跌708.98点,成交3105亿元;创业板指报1994.05点,跌幅7.63%。两市成交额合计5231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上升100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个股方面,临近尾盘道氏技术、天健集团、宝钛股份、光明乳业、太阳纸业均有拉升现象。道氏技术尾盘前2分钟,从大跌8.06%拉升至收盘跌3.39%。据当日龙虎榜显示,两机构合计净买入1980万元,占当日总成交比例5.23%;另一机构净卖出3940万元,占当日总成交比例10.4%。

  多家公司大股东持股的质押比例较高,市场人士担心在股价下跌过程中或存在平仓风险。而昨日晚间金洲管道公告,公司接到第一大股东金洲集团通知,目前不存在平仓风险。停牌期间,金洲集团已通过自筹资金进行了补仓。公司股票1月27日复牌。分析人士还认为:减持规定有效防范大股东大规模减持冲击市场,也依法保障大股东转让股份的权利;同时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稳定了市场预期。

  昨日,投保基金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1月18日至22日),证券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增加额为5741亿元,减少额为5669亿元,证券保证金净流入72亿元,结束了前一周小幅净流出的局面。上周证券保证金出现小幅净流入,但短期风险偏好依然被流动性担忧所压制。

  展望后市,朱雀投资表示,短期内外围市场的反弹为A股提供了相对缓和的外部环境,未来A股可能大概率走出震荡筑底小幅反弹态势。该机构进一步指出,股票价格由筹码的供求决定,未来市场仍有待筹码的充分换手,风险偏好需要时间慢慢修复。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则认为,市场情绪恶化是近期A股下跌的主因,随着大股东减持压力释放、人民币汇率企稳、央行积极投放流动性,市场下行压力将有所缓解。但在缺乏利好催化的情况下,A股市场信心可能会继续受到全球风险偏好下降的抑制。

  弱势格局为何难以改变

  ⊙申万宏源证券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进入2016年以来,沪深股市走势明显偏弱,这与往年每到年初时大盘都会上涨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在沪指大跌18%以上,并且破位去年低点以后,大盘有所反弹,但力度十分微弱,成交也不断萎缩。这不免让人对后市感到担忧,这种弱势格局何时才会改变呢?

  还在年初股市大跌时,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是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所引起的。只要汇率稳住了,股市就没有问题。随后人民币汇率逐渐企稳,虽然还不能说贬值预期已经消除,但至少可以认为阶段性底部出现了。事实上,随后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没有再出现大的波动。然而,股市并没有因此稳住,而是继续下行。显然,这次股市下跌,其原因,或者说最基本的原因,恐怕并非人民币贬值。

  原因是什么呢?客观而言,是实体经济不佳。如果说去年年初,人们一度还在想象经济会走出V型反弹,后来到了年中,感觉不可能马上起来,设想会走W型,再后来发现也许会在低位徘徊一段时间,那么就是U型了。可是到了现在,大家普遍的看法是L型。这也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是起不来的,这样自然股市也很难有所动作。去年,股市是靠流动性支持,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而后来的暴跌,也是由于流动性失去,就行情来说,基本上与基本面无关。而如今,流动性不足,基本面又没有出现明显好转,实体经济向好的迹象也不明显,这样也就使得股市向上运行失去了最基本的支持。也许,到今年年初才看清楚这一点是有点晚,但市场一旦对此形成共识,那么股市无疑是要下台阶的。

  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可忽视,那就是经历了一轮大涨大跌后,投资者对行情缺乏稳定的预期。客观上,现在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令投资者对后市难以把握。譬如证金公司的持股是否已在悄悄减持?注册制改革究竟会给股市带来什么?政府部门在资本市场上除了要求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以外,在提升股票投资价值方面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在引入长期资金方面,今年又会有怎样的新举措?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大家高度关注的,而且还没有得到明确答案。这就必然带来不确定性,并且也导致投资者不敢放心投资。一段时间以来,沪深两市每天的成交金额就从上万亿元减少到不足5000亿元,由此也可以看出,一旦投资者信心丧失了,股市将会迅速冷却,其各项功能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有鉴于时下股市运行环境的严峻性,以及很多因素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因此大盘的低迷格局也不太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变。春节将近,投资者的观望情绪很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其操作意愿则会继续下降,预计节前这段时间,行情将以弱势整理为主,春季行情难以在春节期间展开。当然,现在指数点位不高,而市场利率又低,也的确存在跌出来的机会,只是这个机会多半要在节后才会慢慢显现。

  从市场规律来看,行情总会有的,它不可能缺席,但是会迟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今年股市行情看来要延后了,投资者以往所习惯的“冬播春收”模式这次有可能完全失灵。但是,只要大家有耐心,现在弱势整理的时间越长,以后展开行情的基础也就越扎实。

  【市场焦点】

  27日:东方时尚申购指南 苏州设计中签缴款

  1月27日(周三),2016年首批第4只新股东方时尚(603377)将通过上交所网上交易系统进行申购。公司发行价为16.4元/股,总发行量5000万股,网上发行1500万股,发行市盈率为21.74倍。

  年报透露一批牛散最新动向:徐开东押注*ST京蓝

  随着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的逐渐披露,A股中一些牛散的最新动向也开始明朗。最新数据显示,牛散徐开东押注了*ST京蓝(000711),另一牛散周万沅则坚守安信信托(600816)。

  私募净值遭遇滑铁卢 赴上市公司调研热情回升

  统计显示,私募机构目前的调研热情依然高涨。有投资界人士称,机构从关注系统风险转向关注股票,这是市场逼近底部的表现。

  【市场动态】

  逾10只个股仍见机构博弈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的操作分歧较大,逾10只个股出现机构博弈;同时被机构卖出的个股也有逾10只;买入方面,首钢股份等多只个股获机构买入。

  清盘线已成紧箍咒 部分私募拟取消清盘线条款

  多位私募人士表示,清盘线是私募的紧箍咒,一旦跌至清盘线附近,只能轻仓等待,不敢轻举妄动,短期观望为主。这些私募人士称,拟在未来新产品发售中考虑取消清盘线条款,拿回投资的主动权。

  拆解产业股有长线资金低吸迹象

  拆解产业股似乎有长线资金加仓。启迪桑德、格林美等个股盘中不时出现大手笔买单。拆解行业的产业前景非常乐观。

  分级B下折潮再度来临

  具备杠杆性质的分级B基金大面积下挫,近百只分级B跌停。其中高铁B端、证券B、沪深300B三只分级B触发下折。

  证券保证金上周净流入72亿元

  投保基金最新数据显示,上周(1月18日至22日),证券保证金净流入72亿元,结束了前一周的小幅净流出。

  机构提前撤离 大跌之下游资逆市抄底这些股

  中材节能 、三峡水利等高送转、国企改革股全天逆市涨停,方正厦门厦禾路、中银杭州庆春路等知名游资便是幕后推手。但同时机构却稍显谨慎,并未出现在昨日龙虎榜买方席位。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机构似乎提前觅得暴跌气息,早在前日就已经出现集中抛售的现象。

  【海外市场】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6日上涨 道指涨近2%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6日上涨。受产油国减产言论提振,国际油价26日大幅反弹。受此影响,当天纽约股市三大股指以较大涨幅收盘。

  欧洲股市普遍上涨 伦敦股市26日收涨0.59%

  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6日报收5911.46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34.46点,涨幅为0.59%。欧洲其他两大主要股指当天均上涨。

  【机构研究】

  十大机构论市:大盘或迎最后下跌

  建议中线逢低继续布局,重点还是关注估值优势的蓝筹股;而短线上,待市场企稳,继续跟踪市场热门题材股。

  平安证券:轻资产为王重资产靠减 布局转型确定行业

  此次中央牵头的去产能,是为宏观层面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已经到了主动或被动都在进行产业转型的时候了,2016年传统行业转型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寒潮”来袭 反弹需跨量能“槛”

  在筹码充分换手、资金情绪未有效修复、盘中领涨龙头及持续性热点缺乏,以及成交量能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市场也难以出现有质量的反弹过程,短期预计仍将维持震荡筑底的过程。

  大跌接近市场底部 基金称机遇正在逼近

  多数人士对昨日大跌感觉意外,主要反映了市场的脆弱,短期内仍会维持这一弱势格局,但不少基金经理也强调危中有机,目前可能已经接近市场底部区域,可在市场大跌中掘金。

  中金:A股部分指标已经接近历史底部对应水平

  中金认为,A股下跌提供了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高质量个股的机会,且随着市场的快速回调,A股的一些综合估值指标也在较快地接近历史上的底部对应的水平,包括市值/GDP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