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3000点也是胜利 择优关注结构性机会

2016-04-13 07:34:59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

  缩量窄幅整固 沪指微跌守住3000点

  ⊙记者 刘伟 ○编辑 枫林

  周二,沪指在3000点上方缩量整固,虽有钢铁煤炭板块护盘,但指数最终略微收跌。分析人士认为,4月中旬是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重要发布和确认期,市场在3000点一线的整固,有利于数据明朗后震荡向上趋势的形成。在此期间,建议择机关注绩优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从昨日市场表现来看,沪指虽然依然在3000点上方运行,但并未能延续周一的强势,显示投资者心态仍较为谨慎。股指虽然下行,但量能缩小,且有钢铁煤炭护盘,最终指数略微收跌。煤炭板块上涨2.06%,钢铁板块上涨0.92%,成为昨日主要做多力量。昨日仪器仪表、民航机场板块跌幅靠前,其中仪器仪表板块下跌1.77%。创业板也走出缩量回调的形态,但仍处于强势整固位置。创业板指数最终小幅收跌0.84%。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于3023.65点,下跌10.31点,跌幅为0.34%。深证成指报收于10533.41点,下跌76.18点,跌幅为0.72%。创业板指数报收于2264.02点,下跌19.12点,跌幅为0.84%。两市成交总额为582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小逾一成。

  市场未能承接前一交易日的强势上涨,而是选择窄幅整固,是当前投资者情绪依然谨慎的一个反映。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当前市场面临的情形是,宏观环境有利于行情展开,但市场在前期都已有所反映,特别是部分结构性行情已经演绎了一段时间。自3月以来的反弹,市场存量资金不断追逐新能源汽车、VR概念以及部分涨价概念板块,导致这些板块累积一定涨幅,且一致性预期较强。无论是从估值还是技术层面看,这些板块都需要一定的震荡整固,才能带动指数向上。周二沪指在3000点上方的整固,正是为了后期震荡上行做准备。

  对于后市,有深圳券商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认为,当前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抬升,宏观风险短期无忧,投资者可通过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筛选出部分绩优的低估值行业和公司,择机布局。市场在当前点位向下空间并不大,部分蓝筹板块估值已经具备相当有力的支撑作用。

  守住3000点也是胜利

  ⊙申万宏源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受管理层调整证券公司风控指标消息的影响,本周一股指跳空高开,直接站上3000点,营造出行情向上攻击的架势,当天大盘涨幅达1.64%。但是,周二股指却没能延续前一天的涨势,反而低开下行,盘中最低下探到3001点,3000点整数关位差一点再度丢失。

  就盘面而言,周一上涨后周二就下跌,也是有依据的。首先,尽管周一股指涨了不少,但主要是在上午的交易时段完成的,下午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并且成交量也不是很配合。这表明股指上行的动力其实并不充分;其次,由于调整证券公司风控指标直接利好券商,因此很多人猜想当天券商股会集体发力,形成大面积涨停的格局,但实际情况却是券商板块整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没有一个券商股能封住涨停。强势股不强,领涨品种本身没有领涨风范,也就不可避免地给行情运行投下了阴影;第三,虽然时下宏观经济数据有所改善,一些先导指标更是发出了相当积极的信号,但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投资者的预期。在一些偏谨慎的投资者看来,滞涨风险仍然存在,因此目前还不敢大举入市。这就使得沪指站上3000点以后,缺乏进一步上行的动力。在此背景下,周二股市下跌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过,投资者也发现,与前两周相比,虽然大盘同样表现为上行不流畅,但以前3000点是一个重要的阻力位,好不容易站上去了,稍稍一震荡就会掉下来。这次虽然也有调整,但3000点却是保住了。周二最后收在3024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还不到10点,幅度并不大。这是否也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锯,市场交易重心有所抬高,3000点已经从原来的阻力位变成支撑位了呢?当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恐怕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但不管怎么说,周二沪指能够守住3000点,就是一个不小的胜利。它表明,现时大盘有望上台阶,今后股指的运行范围将在3000点上方了。

  最近一段时间,投资者对于后市的判断分歧不小,有的很看好,认为将出现“千点反转”,也有的则非常不乐观,认为不久将击破前期低点,全面回落。其实,以目前实体经济逐渐好转及证券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这两点现状而言,要实现大幅上涨,甚至形成行情的反转走势,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得不到基本面的支持,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推动大涨行情。但反过来说,目前股指要进一步下跌,甚至再创新低,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大涨大跌都不符合实际,行情就处于一个大箱体内。如果说3000点是中位线的话,行情强一点,就在3000点上方运行;如果弱一点,就是在3000点下方波动。从各方面因素判断,反弹行情并没有结束,后市可以继续看高一线。但也应该承认,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后市上涨空间也较有限,不能指望再现去年的暴涨行情。

  近期市场有个特点,就是行情的连续性不强,明明形成了上涨形态,但却下跌了;明明出现了下跌组合,大盘却反弹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行情运行复杂的一面,也是多空双方对后市都没有太大把握的结果。也因为这样,投资者在操作上就更应该注重长线布局,避免追涨杀跌。

  【市场焦点】

  证券保证金上周净流入448亿元

  投保基金最新数据显示,上周(4月5日至8日)证券保证金净流入448亿元,结束了前一周的净流出。其中,4月5日(清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净转入562.40亿元。

  新股申购时间表 新美星14日网上申购

  据交易所公告,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拟于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2000万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全部为新股发行,原股东不公开发行股份。

  【市场动态】

  紧盯供给侧改革投资机会 保险机构加大周期股调研力度

  尽管股市复杂多变,但保险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有增无减。同时,一些隐匿在数据背后的变化开始浮现:计算机、医药生物虽然依旧蝉联保险机构调研板块之首,但房地产、化工、钢铁等周期股最近集体逆袭,相关上市公司接连被多家保险机构“叩门”。

  题材催化剂较多 资金关注钢铁股

  昨日资金流入居前的钢铁股、煤炭股的投资机会还可期待,尤其是钢铁股,中短线题材催化剂较多。

  资金重返净流出 震荡格局难破

  昨日,沪深两市小幅回落,场内资金则选择暂时退避,沪深两市净流出逾471亿元,远超过周一的净流入额。短期来看,上行压力较大,市场震荡格局暂难打破,资金面也将维系“进一出二”的格局。

  沪股通连续4日净流入 累计流入近27亿元

  在沪股通方面,截止A股收市,沪股通12日剩余额度为117.93亿元,占比90%,净流入12.07亿元。这也是沪股通连续4日净流入,累计接近27亿元。

  知名私募扎堆押注 多只重仓股浮出水面

  随着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的逐渐披露,一些私募重仓股亦不断亮相,例如中钢国际、新华百货、武汉控股、天广消防、科迪乳业等。

  百余家机构扎堆调研三公司 证金概念股表现最抢眼

  统计发现,上周仅38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行业分布也不集中,但计算机、汽车、电子和电气设备等行业公司占比仍然较多。另外,新能源、环保和虚拟现实等题材的关注度居前。从周涨幅来看,证金概念股更受资金青睐。

  【海外市场】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2日上扬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2日收涨。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64.84点,收于17721.25点,涨幅为0.94%。

  欧洲股市普遍上涨 伦敦股市12日收涨0.77%

  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2日报收于6242.39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42.27点,涨幅为0.68%。欧洲三大股指当天均以上涨报收。

  【市场观点】

  十大机构论市:聪明资金意图深远

  在大盘下跌的背景下,“聪明资金”沪股通继续大笔买入超12亿资金。总体看,巨丰投顾认为目前市场在3000点一带尚未达成一致性预期,故而反弹行情一波三折。

  首席分析师调查报告:二季度A股将区间窄幅震荡

  调查显示,七成分析师看涨二季度,中国经济改善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是驱动A股上涨的重要因素,但通胀抬头,流动性偏紧,增量资金入市有限,同时制约了A股反弹的空间有限,上证综指大概率会在2800点至3300点的区间窄幅震荡。

  进二退一 短炒心态削弱“破箱”功力

  下有政策面偏暖和经济面复苏支撑,上有套牢盘和获利盘压力,资金纷纷采取快进快出的短炒手法,这成为震荡加剧、箱体难破的关键原因。只有情绪面进一步改善、增量资金持续进场,方能化解这一困局。

  机构:A股长牛已开始 6月份之后会升势加速

  华泰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现在长牛已经开始,这种上升的趋势在6月份之后会加速。

  四大信号揭示反弹或一波三折

  两市成交量的配合依然不足以上攻更高的位置,加之市场未能形成连续的热点行情,所以在此位置投资者还需谨慎对待。盘口上发出的几个信号,值得投资者关注。

  基金4月普遍存乐观预期 三主线寻配置逻辑

  A股近期表现仍然令基金人士兴奋。他们认为,3000点附近存在消化整理的需求,属于技术性回调,4月整体预期仍然乐观,短期内可沿着涨价逻辑、经济复苏逻辑、风险偏好提升逻辑三条主线展开配置。

  近期股指三次往返3000点 折射两大意义

  3000点的突破,可谓是意义重大,业内人士普遍表示,首先,3000点是机构运作的价值中枢线,3000点下方是建仓区域,3000点上方才是盈利阶段。

  邓普顿全球股票团队:中国市场部分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

  邓普顿全球股票团队首席投资总监Norm Boersma 4月12日表示,尽管我们目前没有在中国市场发现很多廉价优质的股票,但却发现部分投资机会的估值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