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午后拉升 沪指盘中翻红

2016-06-14 14:12:11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

  中国证券网讯 金融股午后拉升,带动两市股指集体回升,截至发稿为止,沪指翻红上涨0.25%;深指上涨0.23%;创业板指数小幅下跌0.05%。盘面来看,白酒、农机、央企改革、生物质能等板块涨幅居前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大飞机、在线教育等题材表现落后。

  15日凌晨,明晟将正式揭晓A股是否会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结果。短期内,这一结果的宣布势必会对市场走势造成影响,如果A股成功被纳入,将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刺激;而一旦落空,A股短期走势也将承压。

  当然,从长期来看,A股是否加入MSCI指数不会影响市场整体趋势,市场行情的变化自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在当前存量博弈的情况下,A股市场短期很难出现大幅上行,并将维持当前震荡波动的走势。

  另外,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等海外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则在不断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市场短期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短期内仍应保持耐心,等待市场积极信号的出现。在此之前,保证资金安全仍是投资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因此,建议投资者在维持合理仓位的情况下,进行低吸高抛,把握好操作节奏,避免盲目追高。国信证券即表示,在基本面和事件性因素影响下,市场短期风险偏好易受影响,配置上建议稳健为主。

  市场机会方面,海通证券指出,考虑到中期震荡市的大格局,结构上建议,以白马成长股为底仓,高成长股做波段,如代表智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代表新兴消费的体育娱乐等。主题建议关注国企改革中资产证券化、壳价值类公司。

  【市场聚焦】

  MSCI“大考”难撼A股格局

  投资者应当理性看待A股纳入MSCI指数的影响。即便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短期更多是情绪上的催化,而非产生实质影响。大盘能否震荡上行更需关注内部因素的变化。

  A股闯关MSCI进入倒计时 成败取决一关键因素

  目前,A股会否纳入MSCI的唯一变量,即衍生品限制问题将成为左右最终结果的关键。市场绝大部分机构都给出了A股将闯关成功的强烈预期,但也有机构持谨慎态度,认为可能性只有10%。

  超级星期四来袭 看四大央行如何影响全球市场?

  本周将迎来超级星期四(6月16日),美联储(FED)、英国央行(BOE)、瑞士央行(SNB)和日本央行(BOJ)都将召开会议,这些央行预计会不约而同地维持超宽松刺激政策不变,这是弥漫全球经济前景的谨慎情绪的一个迹象。

  英国脱欧公投倒计时 避险资产获热捧

  随着各界对英国可能“脱欧”担忧升温、美联储加息前景不定以及全球经济放缓担忧刺激全球避险情绪急剧升温,资金开始从股市转向债市和黄金等避险资产。

  【市场动态】

  山东游资迅速崛起 热衷炒作中小市值次新股

  从盘后交易公开信息来看,确实有一些券商营业部在炒作次新股,最明显的情况是多家山东省的券商营业部在近期崛起且主要是在炒作次新股。

  次新股屡成大盘先行指标 计算机行业“弹跳”最好

  昨日市场的大跌,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已有征兆,当日近期火爆的次新股行情出现退潮迹象,第一创业、可立克等龙头股均在尾盘跳水;而回顾历史数据也可以发现,次新股走势屡成大盘走势的先行指标。其中计算机行业个股“弹跳”最好。

  基金配置转向消费品和周期股

  机构配置较少、市场热度较低、估值相对不高的消费品以及传统周期股则成为当下不少基金经理竞相买入的对象。

  资金转向低估值品种

  期市场热炒的新股与次新股股价调整压力仍然存在,因为市场短线资金流向已经有所变化,正在从高估值品种流向低估值品种。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有一定的惯性,因此,高估值新股与次新股近期可能会持续出现资金净流出态势。

  震荡市勤练内功 私募基金密集调研热点公司

  在百亿级私募调研的个股中,计算机行业的关注度居于首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虚拟现实以及新材料等均是大型私募集中调研的热点板块。

  次新股遭遇“黑色星期一” 主力游资轻仓博反弹?

  6月13日,此前持续暴涨的次新股出现集体“跌停秀”,超过20只次新股被牢牢锁死在跌停板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次新股迎来“闷杀”并非无迹可寻,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整个次新股板块尾盘齐齐跳水。

  沪股通“买买买”按下暂停键 昨日止步连续18日净流入

  受全球央行大放水、外围股市加大调整力度、欧洲杯开幕、国内5月份宏观数据出炉、A股是否被纳入MSCI指数以及美联储是否选择本月加息等因素影响,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当头一棒,沪股通也在昨日结束此前连续18个交易日的净流入。

  【市场观点】

  13大券商策略:市场进入关键窗口期 配置稳健为上

  本周将迎来5月经济金融数据、MSCI对A股的评估、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等重要事件,并且英国退欧公投临近,在基本面和事件性因素影响下,市场短期风险偏好易受影响,配置上建议稳健为主。

  结构性行情还能继续

  受英国脱欧概率上升影响,加上近期A股已形成局部性趋势上涨,昨日避险情绪再次集中释放,两市股指大幅下跌。但我们认为,不管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如何,A股是否纳入MSCI,结构性行情还会持续。

  破位长阴94点“轮回” 大盘八日“白忙”为哪般

  94点的涨跌轮回,使得5月31日以来的“战果”基本损失殆尽。本周一股指大跌直接下破了多条均线、普跌格局重现、前期热点退潮,反映出市场重回弱市。

  不悲观不乐观 震荡市依然是主旋律

  我们短期确实还看不到有什么逻辑和契机,让市场能够持续上涨。因此,在这样的位置,不乐观,不悲观,看震荡。

  大跌传递啥信号?看看股民怎么说

  老股民牛先生认为,从盘面上来看,可立克、中科创达等前期大牛股的跌停,导致市场赚钱效应进一步降低。热门品种只要跌停,市场第一时间都会注意到,那么就容易出现踩踏现象。

  机构后市判断有分歧 多数观点谨慎

  对于A股大跌的原因,机构多数认为是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但对于后市,一些机构依然旗帜鲜明地看多,另一些机构则认为后期应该谨慎。

  公募看市:多重利空导致大跌 把握结构性机会

  上投摩根基金认为,虽然昨天调整的速度、幅度均较大,但整体来看并未超出其对调整容忍范围,市场依然存在中期向上的机会,板块上继续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及新兴行业中的优质成长公司。

  私募:市场方向不明 降低仓位休养生息

  私募认为,市场暴跌受到海外市场的直接影响,但核心仍是A股自身的逻辑。私募认为,短期市场看不清方向,选择降低仓位,只参与一些个股的交易性机会。

  三因素叠加击穿2900点 关注超跌质优股

  前期热点全面退潮、普跌格局重现,2900点和多条均线的失守对人气造成较大打击,昨日放量大跌更显示资金抛售意愿较浓,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静待各项不确定因素的明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