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开闸 或对四类港股有兴趣

2016-09-09 06:57:0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卢晓平 黄蕾 陈俊岭

  保监会昨日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简称《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正式开闸。

  目前,保险资金只能通过QDII等方式投资港股,而QDII额度相对紧张。参与沪港通试点将显著扩大保险资金投资港股的规模,有利于缓解保险资金目前面临的资产配置压力。

  多家大型保险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有四类港股对追求稳定绝对收益的保险资金有明显吸引力,分别是:A+H股中有折溢价优势、稀缺优势、低估值及高股息率、类债券型个股。截至2015年末,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约360亿美元(约合2000亿元人民币),占保险业总资产比例不足2%,远低于15%的监管上限,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缓解资产配置压力

  之前屡有香港投资界人士提及“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踊跃”,其实这一表述并不准确。国内保险资管业人士向记者解释,此前保险资金一直不能参与沪港通,所谓“保险资金”只是有若干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行资管产品的方式参与沪港通,且认购的机构也来自非保险业的委外客户,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资金。

  而《监管口径》的出台,才是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开闸的标志。根据《监管口径》要求,保险机构投资港股通股票应当遵循审慎和安全原则,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配备专业人员,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

  《监管口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保险机构直接开展沪港通股票投资应当具备股票投资能力,不具备股票投资能力的保险机构应委托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人开展运作;二是明确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设立的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港股通试点股票;三是明确保险机构应当将投资港股通股票的账面余额纳入权益类资产计算,并明确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起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沪港通股票时,在账户开立、投资交易、清算核算等环节的要求。

  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此番开闸意味着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方式间接拓宽,有利于缓解保险资金当下的“资产荒”压力。

  2007年和2014年,保监会先后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及《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允许保险机构投资香港股票及其他发达市场权益类资产。据记者了解,在“出海”方式上,保险资金主要通过QDII、内保外贷等方式投资港股及其他发达地区资本市场。

  有保险资管人士向记者直言:“目前QDII额度相对紧张,保险资金海外投资换汇出资受到一定影响,而参与沪港通试点开闸,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保险资金参与香港股市的投资方式,有利于保险机构更为灵活地选择投资标的,缓解资产配置压力,提升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

  或对四类港股有兴趣

  由于手握充足的资金“弹药”,市场对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寄予厚望。结合保险机构正在进行的相关调研来看,有四类港股对追求稳定收益的保险资金有较强吸引力,分别是:A+H股中有折溢价优势、稀缺优势、低估值及高股息率、类债券型个股。

  “港股市场拥有一批估值便宜又优质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标的,较受保险资金青睐。此外,我们对港股盈利增速较快的成长股也感兴趣,尤其是A股没有的稀缺性品种。我们认为,未来两三年都是介入的好时机。”一家保险机构负责人举例说,他们的选股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属于新兴产业,未来市场规模空间大;细分行业龙头,但并未形成垄断地位,具备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的双重扩展空间;高毛利,具备一定的进入壁垒,竞争压力小;业绩基本面好,具备连续3年平均30%以上高增长的可能。

  在保险业人士看来,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来看,沪港通对于保险行业内的不同机构均意味着难得的机遇。首先,对于过去受限于QDII额度的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实现了直投港股的愿望,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其次,参与沪港通将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新的利润来源,他们一方面可以接受境内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保险机构)的委托代投港股,另一方面可接受境外机构的委托,通过专户的形式,代投A股。

  有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他们已经在做一些基础性准备工作,比如研究港股投资机会等。其实,相较于其他境外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在港股上的投资经验相对更足一些。据了解,不少保险机构现已展开的境外投资,主要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主。今年上半年,平安人寿在海外投资配置比例较去年末有所提升,这主要就体现为在港股的投资。

  不会对A股产生“失血”效应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A股港股板块联动将更加明显。手握巨额资金的保险机构,在A股和港股估值差异挖掘等领域,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约360亿美元,占保险业总资产比例不足2%,远低于15%的监管上限。长期来看,保险资金投资港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香港市场接轨海外市场,又存在形形色色的衍生品,波动性也比较大,所以对于保险机构的投研水平提出了较大挑战。有投行人士预计,由于经验、人才等缺乏的原因,此次开闸短期内可能不会对港股资金量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至于有市场人士担心“参与沪港通试点开闸,是否会造成保险资金抽离A股”,在保险业人士看来,无需过度担忧,不会对A股市场产生“失血”效应。

  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相关人士对此解释道:“保险资金在境内、境外各大类资产上的配置都有不同的监管上限要求。首先,目前境外投资比例上限远未用足;其次,境内权益投资比例目前也只用了上限的1/3;两者不存在此消彼长的问题。”

  【相关阅读】

  险资积极介入PPP项目

  保监会相关新规出台后,保险资金是否可以组成投资计划并作为投资方,直接与建设方或者运营方等组成联合体参与招投标,有待后续进一步探索。

  险资或成A股最大多头

  随着地产行业的大周期拐点向下,银行理财、信托产品收益率的下降,保险业将成为储蓄搬家的主要方向,险资也将成为A股市场未来几年的最大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