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弥合性别差距是应对长期增长停滞的一帖良方

2016-11-15 09:42:36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陈敏兰 白锐夫君

  作者:陈敏兰,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亚太区投资主管
  白锐夫君(Carl Berrisford),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分析师

  受到人口老龄化、去杠杆进程以及全球化发展到了顶点的影响,世界经济表现疲软。最近世界银行再次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2.9%下调至2.4%,主要理由包括发达国家增长疲软、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全球贸易乏力、资本流动萎缩等。就连我们所在的亚洲地区,经济增速也已跌至16年来最慢。

  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点,不惜投入数十亿资金来促进创新与生产力的提高。然而一个潜在的增长点却被忽视:即发掘8.65亿尚未加入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女性的经济潜能。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停滞之际,解决性别差距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无论是沙特阿拉伯还是加拿大,全球各地的男性就业人数都超过女性。全球女性就业参与率只有50%,远低于男性75%的水平,而且全球职场女性的平均工资比男性低24%。女性在高级职务中的占比严重不足。MSCI环球指数成份股公司中,女性在所有董事中只占18.1%的比例,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份股公司的这一比例更是低至8.4%。

  就业参与率、薪酬平等或企业的“玻璃天花板”等职场性别差距绝非仅是新兴市场所特有的现象,发达国家也面临同样问题。比如,马来西亚和越南在薪资平等方面就做得比日本甚至美国更好。

  原因何在?

  当女性的薪资水平和就业参与率达到所在地区最佳水平时,收入的增长将在未来10年为全球经济带来高达12万亿美元的贡献,相当于全球GDP额外大幅增长11%。尽管日本积极倡导“女性经济学”,但该国未充分利用女性人才的现象绝非仅有。事实上,如果女性工作人数得以提高,几乎所有国家都能从中大获裨益。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将女性的就业率提升至与男性相当的水平,将会促使美国的GDP上升5%,日本上升9%,阿联酋上升12%,埃及上升34%。

  瑞银的“性别多元化至关重要”报告显示,女性在管理层至少占20%的企业,其盈利能力优于性别多元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同一项研究还显示,女性高管人数较多的公司股价表现通常优于MSCI环球指数。2011年至2015年期间,瑞银挑选的注重性别平等公司的投资组合每年跑赢MSCI环球指数达2个百分点。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另一项研究对总部位于91个国家的21,980家公司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盈利企业的管理层中女性占比从零升至30%后,公司净收入也随之增长15%。

  性别多元化能带来优异表现的原因之一在于,女性对于风险的评估与考虑角度不同。她们更“厌恶风险”,在概率分布相同的情况下,男性更愿意押下重注。国际货币基金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恰如其分地指出:如果雷曼兄弟多一点“雷曼姐妹”的色彩,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不会如此深重。

  让更多女性加入劳动大军,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提振作用令任何单一产业的贡献都相形见绌。然而,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女性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步伐依然缓慢,不足以充分释放这一巨大经济潜能。

  亟待解决的一个长期问题:生育

  无疑,性别差距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且其持续的原因在世界各地各不相同。但我们发现完全放弃工作或只寻求兼职工作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临生育和家务负担问题。这导致她们薪酬偏低、工作保障较差且升迁前景黯淡。女性承担大部分家务,尤其是成家以及生儿育女之后,这影响了她们的职业选择。在经合组织国家,80%的兼职工作由女性担任。

  长久解决方案需要付出代价,权衡利弊,并从根本上转变文化态度。家庭或需要接受不同的家务安排。男孩子需要从小被教育应该平分家务负担。企业也需要积极支持女性雇员实现其人生目标,包括灵活的工作安排,足够的产假和陪产假(以避免男性在就业中占优),并采取专项措施确保中级管理层的女性人才储备,该阶层的女性由于生育而退出职场的比率最高。

  综上所述,政府是确定基调、促成长久变革的关键,应该多管齐下实现这一目标,包括教育、计划生育、财政与劳动政策举措等。获得优质、便利且有补贴的托儿服务可使已婚女性进入职场无后顾之忧。但这些改变也意味着需要付出代价:支持家庭政策力度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税负最高的国家绝非巧合,比如北欧各国。

  目前全球经济疲软之势使得解决性别差距问题变得刻不容缓。为女性赋权将不仅有利于女性自身,也将给当地社区乃至全球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