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投开启自救模式:变卖资产+引入战投+整体转型

2019-02-15 07:44: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金嘉捷

  中民投——这艘3000亿元资产规模的民企巨舰,眼下面临成立至今的最大挑战。在今年接连遭遇债券价格腰斩、短期偿债压力陡增等变故后,中民投昨日终于发声:正通过加快退出“不符合战略转型方向”的项目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流动性困难。

  “冬天到来,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存不易,赚钱更不易;重资产运营,重资本投入,转型速度及自身应变能力远远跟不上变化的形势。”这是中民投总裁吕本献在昨日回应媒体时,对造成目前公司所处被动局面所作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转型自救:变卖资产+引入战投

  中民投这次自救路径,基本可总结为“三步走”。

  第一步,加速退出“不符合战略转型方向”的重要项目,以获得现金流。从上海黄金地块“董家渡项目”中撤出,便是中民投明确变卖的首份优质资产。除变卖黄金地块外,昨日市场还传出,目前中民投拟退出的“不符合战略转型”项目,共包含六大板块,涉及航空融资租赁、健康融资租赁、地产开发、装配式建筑、环保、医院等领域,并涉及多家港股上市公司。

  第二步,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资本结构,获取全新发展动力。吕本献透露,目前中民投正与国内外的意向战略投资者沟通推进中,近期将取得重要进展。昨日市场传出,中信集团和正大集团正与其密切接触中。

  第三步,从长远发展出发,实现整体转型。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稳定发展;从传统业态、传统商业模式向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转变,从重资产运营向轻资产管理转变,从重资本投入向重解决方案转变,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800亿净资产能否覆盖债务本息?

  中民投昨日透露的“三步走”自救路径,旨在向外界释放“有信心、有能力”渡过眼下难关的信号。

  2328亿元的总负债,不断攀升的资产负债率,让这艘民企巨舰在前行的路上愈显“吃力”。以至于在面对今年1月29日到期的一笔30亿元PPN时,竟出现了兑付困难的窘境。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中民投资产总规模3109亿元,净资产781亿元,负债率74.9%。其信用评级报告指出,随着各项业务的展开,中民投的负债经营程度快速上升,目前已积聚了较大规模的刚性债务,且未来公司并购、投资仍存在持续的融资需求。

  吕本献透露称,通过努力,中民投在2018年共偿还到期债务800多亿元,已减少银行贷款和债券共计244亿元。

  但面对2019年的债务,中民投的流动性压力仍然不小。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民投还将面临198.05亿元的境内债券到期(兑付或行权)。

  吕本献回应称:“事实上,很多负债是因为并购产生,属于被动负债。随着相关资产的处置和退出,其负债也会剥离。更重要的是,中民投的净资产规模达800亿元,完全能覆盖债务和利息。我们有信心能解决当前的流动性困难。”

  “跑得快”的代价

  与时间赛跑,白手起家的国内民企多数奉行这一经营法则,在具体行动时则被诠释为忙圈地、忙圈人。

  然而,这次中民投却为“跑得快”付出了代价。成立4年多来,中民投火速利用并购等方式完成了产融跨界版图,目前已横跨三大板块:一是新能源、社区生活服务、装配式建筑、通用航空、大健康等产业板块;二是租赁、保险、资管等类金融板块;三是地产板块。

  从其参与的产业项目来看,多数符合国家鼓励的产业投资方向,但回报周期较长,短期对其利润和现金流贡献有限。从其投资的类金融公司来看,则有着显著的周期性和波动性特点。

  “在经济环境向好、公司自身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大资金去投资这些项目,并不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压力。但如果遇到经济和金融周期发生重大调整,流动性问题可能就会浮出水面。”一位投行界资深人士分析称。

  吕本献对此也作了反思:“前几年,在市场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我们确实发展得很快,从最初的300多亿扩张到3000多亿总资产规模。面对内外部形势变化,从2017年底,中民投就开始‘双降双提’(降规模,提质量;降杠杆,提效率),实施战略转型,但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转型速度及自身应变能力远远跟不上变化的形势,造成了目前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