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上市公司创新打法传捷报

2020-05-28 07:55: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邵好 徐锐

  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四川大凉山盐源县苹果格外甜,可“离太阳近,离城市远”的高原苹果,运出县城却格外难。盐源县到西昌市不足150公里,开车要颠簸4个小时。特别甜的苹果,之前大部分只能烂在地里。

  2019年,苏宁易购集团在盐源县柯登村建起了苏宁村,用互联网连接这座“离太阳近”的县城,一个永不停歇的水果店开张营业。基于苏宁智慧零售渠道,短短两个月,55万斤盐源苹果销售一空,300多户果农甩掉贫困帽子,热情地与互联网时代相拥。

  这仅仅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极小缩影。脱贫攻坚,尽锐出战。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体,一大批上市公司以实际行动扛起社会责任,通过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教育扶贫,建立精准造血机制,为巩固和壮大脱贫攻坚的战果不懈努力,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画出精彩一笔。

  产业脱贫 上市公司授人以渔

  1996年,一家青岛国资控股的公司,跨越几千里来到贵州安顺,从此扎根安顺市镇宁县,一干就是20多年,不仅在当地创造就业、帮贫扶困,自己还扎实做好主业,登陆了资本市场。

  这家公司有个响亮的名字——红星发展。在镇宁当地,有句话广为流传:“一人进红星,全家齐脱贫;三人进红星,全家奔小康。”据当地员工介绍,他们最早时候是骑自行车、摩托车上下班,而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这几年厂里有很多员工建起自己的房子或者买了房,一些员工还开上了私家车。

  红星发展自落户镇宁县后,通过产业扶贫,使得当地资源性产品附加值提升了10倍以上,其中精细类钡盐产品主要用于功能玻璃、电子元器件、涂料等高端和新兴产业,并由此稳步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同类企业的跟进与集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红星发展支援镇宁县的案例,生动地诠释了这一道理。用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脱贫,已成为一大批上市公司的共识。

  在陕西商洛,天士力建立了丹参药源基地,并向商洛市以外的渭南、铜川、咸阳、宝鸡等丹参种植适宜区进行拓展,全力推进当地产业扶贫和技能扶贫,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建立以“订单农业”为模式的药源基地,实施保护价收购基地产品,帮助当地提升经济效益,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内蒙古,蒙草生态累计治理轻、中、重度荒漠化土地以及矿山、废弃地、盐碱地等3000万亩,将制种基地设在相对贫困的地区,通过精准生态修复,助力生态扶贫。时至今日,蒙草生态的生态修复业务覆盖内蒙古、西藏、宁夏、陕西、青海等10余个省份。集团的生态建设产业链,年均直接或间接带动劳务用工近5万人,用工高峰时达每年430万人次。“今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后,蒙草不仅将延续‘公司+合作社(合作商)+贫困户’的机制,还会创新多种扶贫形式,高效融合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说。

  着眼未来,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也有着深刻思考。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脱贫攻坚将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续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战略,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长效动力,更是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的有效途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科技脱贫 用智慧点亮未来

  隐藏在产业脱贫背后的技术变革,则是推动生产力爆发的核心驱动力。

  苏宁村就是互联网与农业碰撞的结果。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坦言,贫困地区的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企业作为市场发展的主体,必须积极投身产业扶贫的浪潮中来。

  张近东透露,苏宁零售云成为助力县镇市场业态升级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已经发展了近6000家门店,希望未来实现10万家的规模,进而通过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活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开放赋能生态的形成,我们正逐渐实现从捐赠式的输血扶贫向产业型的造血扶贫转变,推动企业资源与社会发展全面有效对接。”张近东表示,未来要将这一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顺丰控股将先进的物流技术带到贫困偏远地区,帮助当地解决产品滞销、效率不足的问题。在海拔超过4200米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深山里,每天约有1.5吨当地极负盛名的特产松茸通过顺丰的无人机运输,飞出重重大山,进入千家万户。

  这是顺丰在四川甘孜的特色助农项目。过去村民需要徒步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运输任务,如今用无人机仅需几分钟,采购效率提升6倍,松茸均价提升了20%。据顺丰介绍,受益于此,藏民户均实现增收1900元。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龙头,科大讯飞携手多部委,通过人工智能推广普通话,目前,语言扶贫APP已在云南、广西、甘肃、新疆等地使用,累计用户32.8万人。

  28岁的贵州大方县村民何丽丽就是“大方天河科大讯飞智慧扶贫车间”的学员,她只有中专学历,家庭没有稳定收入,加入科大讯飞的大方县数据标注培训班学习语音标注后,她从对电脑一无所知成长为培训班的优秀学员。新技能给了何丽丽新的就业方向,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

  教育扶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扶贫必扶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从致贫和返贫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缺乏有效就业、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是重要原因,归根结底是贫困群众缺乏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说,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让贫困群体获得一技之长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并且给高速发展的各行各业带来娴熟的工人。

  “要加强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办职业学校,根据当地产业链、需求链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办学特色。同时,放宽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招生限制,扩大在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让更多的贫困学子接受职业教育。”杨国强说。

  “我们坚信教育兴国,知识改变命运。蓝光的目标就是让公益成为一种义务与责任,成为蓝光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观。”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杨铿看来,产业扶贫重在“扶能”,教育扶贫重在“扶智”,双手共抓同促,从而实现“内生脱贫”模式。其中,教育扶贫除了给适龄学生学历教育的扶助外,重点在下足功夫培训大批一技在手的职业技师,“因地制宜”培养千千万万手艺人。

  在杨铿的带领下,蓝光发展紧紧围绕助学核心,以四川成都蓝光助学基金和蓝光志愿者两大公益实体为重要平台,聚焦精准扶贫、开发式扶贫,创新精准扶贫方式,探索深度助学路径,以修建学校、师资建设、贫困生资助等多元化帮扶方式,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提升受援地区教育水平,切实助力贫困地区实现教育脱真贫、真脱贫。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环球董事长张桂平在实践和调研中看到,近年来,在“精准脱贫”思想指导下,扶贫成效显著。“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基础、综合素质等因素限制,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的贫困群众一旦脱离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或遭遇突发灾害、疾病等,有可能再度返贫。”

  张桂平围绕构建多层次防返贫保障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参与等提出建议。他表示,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通过扶贫政策措施帮助贫困群众解困;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精确识别致贫原因,从源头重塑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把“扶智”与“扶志”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