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信社依托普惠金融体系精准快速放贷——小额信贷助力产业扶贫

2020-08-17 11:22:31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李莎

  发起脱贫攻坚总攻战

  云南农信社充分发挥自身品牌和队伍优势,运用信用体系建设成果,依托遍布全省、深入村镇的普惠金融体系,把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精准、快速、源源不断地送入各地扶贫的“毛细血管”中,为产业扶贫提供强大的“造血”能力。

  今年,云南农信社进一步加大对16个挂牌督战贫困县(市、区)和429个未出列贫困村的投入,精准加大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力度,助力尚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达标出列。同时,积极做好防止“因贷致贫”和“因贷返贫”保障工作,巩固已脱贫地区和人口的脱贫成果。

  低息便捷,贫困户敢贷愿贷

  梁河县芒东镇户那村村民陶自生,就是被农信扶贫小额信贷“贷”上致富路的。“没有农信社做靠山,我咋敢大着胆子养牛嘛。”说起致富经,他总是腰板挺得笔直。2018年,芒东支行给陶自生发放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不要抵押,利息很低,不用填一大堆资料,农信社的钱我不但敢贷,也愿意贷。”他拿到贷款就开始尝试黄牛养殖,从几头到十几头,当年纯收入就有2万元。今年又种了6亩烤烟,再赚2万多元没问题。

  云南农信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有当地扶贫和财政部门的贴息及风险补偿,专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经营。其低息、简便、无担保的特点,让贫困农户敢贷愿贷,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全省已有39.2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云南农信扶贫小额贷款。

  精准快速,防止“因疫返贫”

  卢培华是曲靖陆良县大莫古镇挪岩村委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本计划今年春节后再买一些羊崽来扩大养殖规模,彻底脱贫。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运输困难,存栏的羊卖不出去,他不仅没了买羊崽的钱,就连饲料款也没着落。

  在筛查贫困户经济档案时,曲靖陆良农商行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为防止“因疫返贫”,陆良农商行主动与卢培华联系并开通“绿色通道”,很快就给他发放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收到贷款到账短信后,卢培华高兴地打电话给农商行客户经理:“你们那么快就解决了我的困难,我要好好买点羊来养,我今年脱贫出列,坚决不会拖后腿。”

  疫情期间,云南农信社所属各社主动为部分贫困农户办理了扶贫小额信贷的续贷,极大地缓解了农户的还贷压力。由于贷款对象锁定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贷款用途聚焦贫困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支持谁、谁支持、怎么支持”明确清晰,精准及时地解决了受疫情影响贫困户的困难,防止他们“因疫返贫”,进而确保了春耕生产有序进行,脱贫攻坚平稳推进。

  体系完善,资金“流”得更精准

  在云南农信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撑体系中,信贷资金是水、服务网络是管网,信用体系建设则决定着资金的流向和速度。

  云南农信在科技支撑下,将物理网络与信息化网络结合,让线上线下渠道协调发展,构建了“村村通”“无死角”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大大增强了扶贫小额信贷结算到账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可靠性。截至2019年末,全省农信社共有自助设备13128台。其中惠农终端1866台、特约商户签约64278户、POS机73835户。

  在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云南农信社充分运用“三信”评定结果,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给予利率优惠,并逐步实现线上审批和线上放款,进而让扶贫小额信贷高效、便捷地惠及更多贫困农户。

  去年,在“独龙江乡整乡建档、独龙族整族授信”工作中,1073户独龙族群众有了自己的“经济档案”,其中788户获得当地农信社包括扶贫小额信贷在内的授信金额2087.78万元,独龙江乡被人民银行授予“信用乡”,开创了“直过民族”整族授信的先河。

  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农信社共为915.55万户农户建立信贷档案,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4.94%,在全省评定信用户689.69万户、信用组33345个、信用村4692个和信用镇425个。截至2019年末,云南省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0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全省农信社各级机构2019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3.99亿元,成为云南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