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上 金融业对外开放再传强音

2020-09-07 07:47:4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丹丹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那句掷地有声的“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开启了中国金融业新一轮开放的进程。两年之后,2020年9月召开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一行两会”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又传递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成果、新声音。

  “中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不仅是说,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做。”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昨日在服贸会“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宣布实施了34项银行保险业扩大开放的措施,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已经基本完成。近两年来,银保监会共批准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来华设立各类机构近100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指出,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之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更多的外资和外资机构正在有序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北京作为中国金融资产总量最大、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地区,金融业开放带来的变革效益最为突出。数据显示,北京已经吸引了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共计800多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200多家。

  “北京市已经率先实现全领域的金融开放。”北京市副市长殷勇指出,2018年以来,4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落地北京或者扩大在北京的投资,包括标普、惠誉、穆迪三大评级机构,万事达、VISA两大银行卡清算机构,高盛、瑞银、瑞信等国际知名投资银行,以及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等国际金融组织,涵盖保险、证券、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支付结算、征信评级等各个领域,形成了门类最全、领域最宽、体系最完整的金融业开放高地。北京日益成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首选地。

  虽然金融业开放不断前行,开放领域不断拓宽,但也要看到,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相比,现阶段包括金融体制在内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差距。

  因此,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也不能停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5日在服贸会“跨国公司视角下的服务贸易便利化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陈雨露表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推动金融业迈向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

  具体如何做?周亮指出,未来将继续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落实内外一致、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开放措施,引进更多专业化、有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鼓励中外资机构在产品、业务、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稳步推进中资银行、中资保险机构“走出去”,深化“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提高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和治理的能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外汇局副局长郑薇称,外汇管理部门将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管理框架,稳步扩大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

  具体到北京,殷勇指出,北京要自觉承担起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的重大责任,发挥金融牵引作用,更加有为地推动金融开放,更加有力地服务实体经济。北京支持合资理财公司等机构,外资证券、期货、基金、人身保险等机构在京发展;支持在京外资金融机构参与股票、债券、外汇、基金等交易,参与北京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改革试点;加大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力度,打造全球绿色金融中心;支持跨国公司设置全球资金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