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出亮眼成绩单:金融业助推“六稳”“六保”见实效

2021-01-13 13:27:1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黄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2020年,广东银保监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银保监会统筹指挥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支持复工复产和金融监管各项工作,全力助推“六稳”“六保”工作落地见效,推动金融支持经济加快恢复正常循环、迈向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0年12月末,广东辖内(不含深圳,下同)银行业总资产19.13万亿元,存贷款规模分别达15.31万亿元和12.41万亿元,基础设施、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显著增长。存贷比81.02%,同比提高5.04个百分点,不良率1.02%,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199.79亿元,保费规模居全国首位。

  精准服务复工复产 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疫情发生以来,广东银保监局及时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主动加强与广东省市部门协调联动,将金融支持举措融入到全省惠企政策体系中,引导、带动广东银行保险业全力支持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增加有效资金供给。自主出台支持复工复产和社会经济发展22条,并配合广东省有关部门出台金融暖企18条等40余份政策文件,率先评估政策效果,及时完善配套措施。

  截至2020年12月末,辖内各项贷款余额12.4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1%,较年初增加1.96万亿元,同比多增3990.91亿元。其中投向实体经济贷款同比增长22.11%,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1.61%,分别高于贷款平均增速3.4和2.9个百分点。为552家抗疫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279.8亿元,贴息后利率不高于1.16%,支持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二是严格落实纾困政策。以稳企业保就业为核心,推动延期还本付息、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落地,累计为14万户、3453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支付,居全国之首;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858.9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70%;办理再贴现票据119.9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2.68%。加大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畅通产业链资金流。

  三是稳住广东外贸基本盘。创新提出金融支持稳外贸22条措施,配合设立加工贸易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迅速出台稳外贸专项政策。推动解决银行保险机构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障碍,创新“贸融易”专属产品。辖内外贸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36.27%,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约0.4个百分点;出口信用保险保额同比增长7.68%。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银保监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力度,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银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是打基础,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出台广东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资金流向“两新一重”、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截至2020年12月末,辖内基础设施行业贷款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82%;制造业贷款规模达1.4万亿元,同比增长29.83%,增速大幅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是补短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出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百行进万企”,打造普惠驿站。截至2020年12月末,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 2.93万亿元,贷款户数123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全年增长超4成。

  三是强弱项,积极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推动设立广东金融创新奖,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配套机制,激发改革创新活力,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四是降成本,引导合理让利实体经济。传达减费让利政策精神,开展涉企违规专项整治行动,指导机构规范融资收费制度,深入自查,针对问题贷款督促提前结清、调整定价,严肃内部问责。

  推进农信社改革全面收官 初步形成农合改革“广东模式”

  自2017年9月全面启动新一轮农合机构改革以来,广东银保监局通过“确产权”“缩股份”“打内鬼”“捉老赖”等创新做法,啃下农合机构问题股东清理、不良贷款清收等多年难啃的“硬骨头”;通过“注资、注制、注智”的创新理念,打破农合机构风险“周期律”,推动全省农合机构风险总体得到化解,基本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初步形成因地制宜、适度多元的农合改革“广东模式”。

  多方合力推动汕特联社改革重组方案获国务院同意、汕头海湾农商行正式开业,彻底解决了这一长达15年、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全国唯一的二级法人社改革历史难题。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已全面完成农信社改制农商行任务。

  同时,加强与银保监会沟通汇报,反复修改完善、配合省政府上报广东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打造适合广东特点的农合机构市场体系。

  以大湾区建设为“纲” 推动银行保险业更高水平开放

  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广东银保监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再上新台阶。

  全国首创将省内自贸区简政放权政策全面推广复制至省内主要区域,大幅简化大湾区8个地市银行保险机构和高管准入事项。推动全国唯一一个区域性重大疾病发生率表“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落地。深化跨境车险制度创新,推进“跨境理财通”试点,提升跨境医疗保险服务便利,助力湾区居民共享三地医疗资源。

  此外,完善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辖内银行保险法人机构100%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将党建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初步构建以党委会和“三会一层”为主体的中国特色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架构。开展农合机构股东股权三年专项排查整治,截至2020年12月末,已从严督促整改1241项,整改完成率89.99%。

  同时,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支持广州银行、东莞银行等6家银行通过上市、发行二级资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支持民营银行改革试点,实现创新发展。平稳推进车险综合改革,明确改革重点任务,分类推进落实,确保改革平稳落地。积极探索非银机构改革,引导信托机构回归信托本源,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做强不良资产处置主业。

  全力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

  广东银保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群众所急所忧所盼,把疫情对民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助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强扶贫工作监管引领,制定《广东银保监局2020年扶贫攻坚决胜行动方案》,部署扶贫工作58项实施措施。健全金融资源供给机制,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广东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近24.21%,带动超3.8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广东保险业已承保项目19个,承办大病保险保障人数7920万人,预计全年支付赔款25.8亿元。

  二是推动农险高质量发展。牵头起草并联合广东省有关部门印发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考核、陆续出台8项配套政策。

  三是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加大信贷投放,辖内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4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95%;2020年以来,广东省已构建省级层面“12+8+3”的险种体系,包括12个中央财政补贴型险种、8大类省级财政补贴型险种、3个涉农险种。截至12月末,全省落地的农险产品已达116个,基本覆盖农业生产主要品种,实现扩面增品提标。

  四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依托行业社团组织,筹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积极应对“黑产”全额退保恶意投诉。推动规范委外催收,指导协会制定自律公约,明确催收对象、行为、频率和可回溯要求,建立违规行为信息库。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制定服务行为规范,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