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

2021-03-09 07:53: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琼斯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1年,中国经济实际上经历了一场“压力测试”,交上了一份不平凡的答卷。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实体经济已经接近潜在增长水平,也就是逐步回归到了常规状态。随着经济恢复到正常增长轨道,宏观政策也要相应回归正常状态,要把注意力更多转向如何发掘与中国经济中速增长相适应的结构性潜能。

  “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区别是,还有相当大的结构性潜能驱动增长,而非主要依赖于宏观刺激政策。”刘世锦表示,在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结构性潜能主要是基建、房地产、投资和出口,而目前这些潜能在逐步减退。他认为,“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并提出了以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为两翼的“1+3+2”的结构性潜能大格局。

  “1”指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通过更高的集聚效应,为下一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今后5年到10年,中国经济70%到80%的新增长动能将处在这个范围内。

  “3”指实体经济方面,补上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的新的三大短板。一是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主要是基础产业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竞争不足,补这个短板将有利于全社会降成本;二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今后10年到15年时间,中等收入群体应力争实现倍增,由4亿人增加到8亿至9亿人,这将有利于扩大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同时扩大人力资本;三是基础研发能力不强,这是内循环中的“卡脖子”环节,补上这个短板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卡脖子”问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牢基础。

  “2”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这是全球性、中国具备一定优势的新增长潜能。

  刘世锦表示,下一步应当通过更大力度、更具实效的改革开放,使这些结构性潜能“变现”。相关重要改革,比如: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创造条件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向集体组织外部流转;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通信、金融等基础产业领域等,在放宽准入、促进竞争上,要有一些实质性、标志性的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