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印记 致敬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1-09-29 07:5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1991年7月1日,上海证券报诞生于黄浦江畔,这是新中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也是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的主流媒体。

  30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证券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经济、金融、证券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时传递重要的财经资讯,提供专业深度的市场分析,引导投资者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中国资本市场和财经媒体中独树一帜,形成了强大而深远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上海证券报与中国资本市场同呼吸、共成长。30年光辉岁月,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前进足迹,留下了一声声悠远的历史回响,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珍贵记忆,这些精神财富永远属于关心、爱护、指导、支持、帮助上证报的各界领导、专家和朋友。今天,我们以《再出发——上海证券报创刊30周年特刊》的形式,记录这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故事,重温这一幕幕刻骨铭心的记忆,传递这一份份真挚质朴的情感,就是为了向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建设者表达崇高的敬意,就是为了向上海证券报的呵护者、支持者表达深深的谢意!

  “快马加鞭未下鞍,征程漫漫再出发”。三十而立、风华正茂的上证报,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矢志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创新业、开新局、立新功。希冀和期待各界领导、专家和朋友,一如既往,继续给予我们关爱、指导和帮助。

  1997年4月18日,上海证券报举办东迁仪式,成为落户浦东新区的第一家全国性日报。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前排左)出席活动,并赠送“信鸽”,寓意上证报越办越好,使证券信息飞入千家万户。

  赵启正

  飞翔吧,信鸽

  赵启正,196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毕业。在科研、设计和生产部门工作了20年,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和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三次、四次、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

  我与上海证券报的渊源,自然与浦东开发开放分不开。20多年前,在浦东工作期间,曾经送给入驻浦东的机构两件礼物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1995年央行上海分行浦东新大楼落成时送给他们一只活泼的小白羊,寓意“金融的领头羊”;一件就是1997年上海证券报东迁时送给他们一只“信鸽”,希望上海证券报越办越好,使证券信息飞入千家万户。

  上海证券报是第一家进驻浦东的媒体。1997年4月18日,上海证券报东迁仪式正好与浦东开发开放七周年同一天。彼时,浦东开发各项功能建设掀起新一轮高潮,要素市场体系正在集聚,特别是金融功能的开发正在加快步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陆家嘴落户,吸引中外众多金融机构东进。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将于当年年底搬至浦东。上海证券报的东迁对当时的浦东开发意义重大,不仅是浦东加强金融功能开发进入新阶段的一个强烈信号,也表明浦东的媒体功能开发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在东迁仪式上说,上海证券报早两年来太早,浦东的交通和电讯设施太差;晚两年来,赶不上浦东金融第一潮就太晚了,现在来正好。上海证券报的东迁将在浦东的发展史上记下重要一笔。

  当天,我推掉了一个外事活动来参加上证报的东迁仪式,我对当时的报社总编辑陆国元说,不是这个外事活动不重要,而是你们的报纸的角色更大。浦东开发开放不仅要有硬成果,也要有软成果。一条路、一栋楼、一座高科技工厂,这些硬成果世人都能看到,而软成果需要像上海证券报这样的媒体向国内外传播。“信鸽”是古代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希望上证报能将浦东开发开放的新气象、新形象展现给全世界的读者。

  为了让这只“信鸽”飞得更高、更远,在浦东工作期间,我也尽我所能为上海证券报的发展服务。当时报社希望面向全国招聘人才,但卡在人事和户口上。我当时以报社此次招聘为突破口,只要报社聘用的好人才,不问出身,不论地域,不受人数限制,统统给予户口落户,其人事档案挂靠在浦东新区的人才中心。

  30年来,上海证券报社不负众望,尽力承担起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向国内外读者客观、真实地讲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故事,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记得1995年8月8日,我在东方明珠塔下参加上海证券报“中国经济长江行”大型采访活动的凯旋仪式。这个活动意义重大。浦东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振兴上海,振兴中国经济。因此,浦东的开发是属于整个长江流域,属于全中国的。浦东的开发离不开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全国各兄弟省市的支持。另一方面浦东的振兴发展也必将起到服务于整个中国经济的作用。就像一列动车组,上海是车头,但每一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而且齐心协力,共同前行,向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迈进。上海证券报这个活动,在及时反映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全新面貌,沟通和加强上海与长江流域兄弟省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延礼

  缘起上海 坚守初心

  周延礼,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2005年至2016年8月任中国保监会副主席。1998年至2005年历任保监会财险部主任、保监会上海保监办主任、保监会主席助理。从事保险行业40余年,拥有丰富的保险业从业经历。曾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国际部总经理,并在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香港)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

  今年是上海证券报创刊三十周年。而我同上海证券报的结缘,始于20年前的上海。彼时我还在原中国保监会上海保险监管办公室担任首任主任、党委书记,和上海媒体有着密切的工作往来,也正是在那时与上海证券报产生了更多的交集。

  当时,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下,上海保险监管办公室同志们上下集思广益、大胆探索,提出了“保险改革开放先行区、防范风险的示范区和产品开发的试点区”,俗称“三个区”的保险市场发展模式,为上海保险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年来,上海保险市场快速发展、机构数量逐年增加、改革创新多点突破,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现已成为中国有代表意义的保险市场,在全球保险界享有美誉度。2017年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保险业排行榜中首次位列第一。

  在亲历和见证上海保险业改革开放、发展创新和砥砺奋进20年的过程中,上海证券报不但从未缺席,还全面、深度报道了20年来上海保险业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宝贵经验。可以说,上海证券报与上海保险业同呼吸、共成长。

  三十年来,上海证券报,作为证监会、原保监会和原银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提供全面、及时的新闻资讯和专业、特色的深度报道,在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尤其是在保险行业,上海证券报的影响力更不一般。无论是政策解读还是行业分析,无论是报道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还是全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上海证券报始终领跑、不断创新。《“上海声音”奏响保险强国序曲》《税延养老险试点启动 上海开出全国首单》《“惠民保”疾驰现隐忧 监管划创新红线》等一批报道,在保险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每年两会之前,上海证券报都会派出团队专程来北京专访我。《从“点”到“面” 推进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保险业要当好社会风险管理压舱石》《“十四五”保险业发展机遇在这里!》《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险企的权益投资监管模式》……,这些通过微信、APP客户端、报纸、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的专访报道,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我对于中国保险行业的一些建议和期许。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三十年如一日,上海证券报见证了中国保险行业的蓬勃向上,中国保险行业未来高质量的成长路上,亦始终离不开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优秀财经媒体的支持。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保险业坚守“保险姓保”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我也衷心祝愿上海证券报越办越好,继续为中国保险行业鼓与呼!在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中,继续为行业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更大的融媒体力量!

  尉文渊

  中国证券专业传媒先行者

  尉文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设计者和创建者之一,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敲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声开市锣,被称为“中国股市第一人”。上海证券报创办人、首任总编辑。

  去年我们欢祝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三十年,今年又迎来了《上海证券报》创办三十年。毫无疑问,《上海证券报》的起点几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步,是新中国最早诞生的证券专业传媒。

  《上海证券报》于三十年前创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初期是证券交易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创办者,自然也是《上海证券报》的创办人。每当回忆起这一段特别的经历,总是心绪难平。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之初,我们几乎是天天摸爬滚打、疲于应付,但仍然把创办《上海证券报》摆上了工作议程。时间大约是在1991年的4、5月份。当时国家正对报刊进行整顿,严控新刊的开办,上海证券交易所无法拿到正式刊号。迫于形势,我们调整策略,决定先办一份《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以内刊的方式跨出第一步,日后再争取公开发行,并将刊名中“上海证券”四个字用大号字体,而“交易所专刊”则用较小的字体,以期淡化。

  创办《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时的很多艰辛我已记不清了。具体工作全靠仅有的5、6位同事。当时证券交易所里里外外的工作,无一不是开创性、艰难的挑战。我们这些人好像就为此而来,沉浸其中。

  1991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问世了。其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出我的预料。当时抱着“试水”的想法,决定先试办两期月刊,酌情再确定是否转为周刊,印数也仅有数千份。结果是“洛阳纸贵”,一抢而空,外地的报贩带着行李车,连夜驻守在印刷厂门前。专刊的每一个消息、每一篇文章,阅读率都极高。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批上市公司的“老八股”,其首次年报就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披露的。专刊后来的发行量达到了数十万份。

  我感到,专刊广受欢迎,完全得益于广大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强烈渴求。当时上海本地的正规媒体不能报道股票市场的信息,这份专刊自然成为了人们的唯一宠儿。但是,一份内刊办得动静如此之大,显然触犯了相关的规定,引起了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注意和干预,因此,将《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转为公开发行的《上海证券报》,成为当务之急。

  在我当时的思考中,创办《上海证券报》不仅仅是将《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由内转外。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办刊的能力和水准,应该突破交易所的局限,寻求与高层次新闻单位的合作。正是出于这种想法,催生出交易所与新华社合作办报的新模式,并在1995年中,根据有关部门脱钩的要求,交易所将《上海证券报》整体转给了新华社。

  当时,新华社上海分社经常有记者到交易所来,在交谈中我提及《上海证券报》的问题。不久,在一次分社邀请我去讲课之时,双方确定了合作开办《上海证券报》的事宜。

  在多方努力之下,《上海证券报》终于在1993年的1月2日公开出版发行了,并很快扩大版面,转为日报,还依托交易所的卫星传输系统,传版于全国几十个印点,很快就形成了全国发行的局面。

  无疑,历经三十年的岁月,作为中国证券专业传媒的先行者,《上海证券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新华社和一批又一批的报社同仁,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期待《上海证券报》创造下一个三十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