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大兴安岭南麓的“冬日温暖”

2021-12-21 07:48:4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关子儒

  大雪节气后,大兴安岭南麓迎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平时最低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遭遇寒潮时,零下30摄氏度也不觉新鲜。这里曾是中国最北端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010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6%;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人口有67.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2%。

  日月交替,四季轮转,脱贫摘帽后,如今的大兴安岭南麓换了一番模样:通过种植业、畜牧业、新能源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当地人均收入逐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

  再逢隆冬,不变的是银装素裹,改变的是当地居民日见红火的生活。这个印象中的苦寒之地,冬日里多了高照的“暖阳”。

中利优质奶牛养殖牧场

  大棚林立果飘香

  蒲公英、油菜、小白菜……大棚内的蔬菜琳琅满目。尽管已是寒冬,在吉林省大安市徐氏众诚采摘园内却没有农闲一说。过几天草莓就要上市了,东北地区冬季水果少,一经推出就很受消费者欢迎,每斤草莓零售价可以达到55元。部分蔬菜水果还上了网,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上销售。

  “现在主要是看管大棚,看见杂草得随时清理出来。”大安市太山镇山湾村村民徐静表示,自己2018年就来到采摘园工作,每个月收入3000元。她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这里包吃包住,两口子干脆将采摘园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省下来的开支供在长春上大学的孩子交学费和日常开销。

  “比在家种地强太多了。”徐静说,家里只有4亩地,自己腰椎间盘也不好,但凭借料理田地的经验,她在大棚里干得有声有色。她介绍,大棚里使用的都是有机肥,也不施打农药,尽管产量不高,但追求的就是绿色、纯天然。“等到前来采摘的人多的时候,我们根本忙不过来,还得临时招人。”

  “采摘园分两种工种,一种是长期在采摘园工作,另外一种是在采摘园打零工。”众诚采摘园负责人徐彬介绍,贫困群众只要有劳动能力,长工短工都可以选择。长工包吃包住,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薪水,满勤额外还有200元奖励。自成立以来,采摘园先后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人次。

  目前采摘园已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共建设大棚123栋。大安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结合气候、土壤等优势条件发展果蔬经济,全市现有大棚2.4万栋,其中扶贫大棚3904栋。“大安这里温差大,水果甜。”徐彬说。

  尝到水果甜头的不止徐静一家。大安市太山镇高家村村民谢春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行走不便,在众诚采摘园的帮助下,他开始销售特色农产品,每天纯利润有200多元。如今,谢春贺已经不再贩售农产品,他利用积蓄独立创业,干起了烧烤,日子也“越烧越旺”。

  青草遍野产奶忙

  “我算了一下,我们两口子每年能攒下七八万元钱。”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和马场村民辛丽娟介绍,当地发展奶牛养殖业,她和丈夫在养殖场内工作,每个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

  辛丽娟所在的中利优质奶牛养殖牧场(下称“中利牧场”)由中博农集团和伊利集团分别出资80.5%和19.5%运营,总投资10.5亿元,总占地面积2017亩,为兴安盟最大的奶牛养殖牧场。2021年元旦开始向伊利供奶,目前牧场累计实现奶牛存栏11680头,每天可生产鲜奶110多吨。

  “牧场有60%以上的员工是当地居民,我们根据员工的不同技能水平,安排相应的岗位。”中利牧场副总经理阿木介绍,今年9月份牧场响应国家号召,将工资上调了10%,持续保障困难群众收入增加。他透露,一对夫妻每个月在牧场工作可收入近万元。

  据阿木称,他们会根据玉米的市场价格进行评估,保证困难群众种植的青贮玉米每亩能多挣200多元。未来,中利牧场正式达产达效后,可新增优质奶牛存栏2.5万头、年产鲜奶16万吨,实现年产值约7亿元以上,吸纳就业450人以上,带动周边地区8万亩以上青贮玉米种植。

  “牧场的运营,有效拉动种植业、乳制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关联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健全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农产品多级、多层次增值。”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粮改饲”、奶业振兴等项目,当地完成种植青贮玉米25万亩、燕麦草10万亩;年农作物产秸秆回收量约120万吨,秸秆饲用率达65%以上。

  “我计划在乌兰浩特买个房子。”收入的提高,让辛丽娟对“温暖的家”有了更多的期待。

  光伏发电暖心房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敕勒川的风光。其实,辽阔的大兴安岭南麓也是如此。在这里不仅有丰美的水草和成群的牛羊,其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也十分充沛。

  位于吉蒙交界的通榆县是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的核心地区。依托清洁能源资源优势,通榆县投资建设光伏扶贫电站,脱贫摘帽后继续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1月到10月,当地共获得光伏扶贫电站收益5142.79万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电站收益发放到村户的比例为95.87%。

  “陆家村这边好多都是盐碱地,土地条件不好。”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负责人武凤友介绍,过去陆家村是省级贫困村,当时许多村民居住的都是土房子,全村房屋的砖瓦化率只有60%左右。现在陆家村建起了光伏扶贫电站,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77户困难群众从中持续受益。

  “我们利用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累计推出村屯环境整治保洁员、村屯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管护巡查员、一村一辅警等光伏劳务岗位4612个。”通榆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盘活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可有效带动困难群众就近就业。

  通榆县域面积广阔,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相对较大。为进一步支持行政村小型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当地拨付光伏扶贫电站收益1710万元,主要用于兜底保障、一次性奖励、新冠肺炎疫情排查等村级小型公益事业建设,从各个层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过去早上起来冻‘肩膀头子’。”武凤友表示,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们陆续搬到了干净整洁、温暖舒适的楼房,冬天不用再受冻了。他透露,年底通榆县还为困难群众设定了兜底分红计划,村民们的生活有望进一步改善。

  【相关新闻】

  记者手记:彩色的现在,缤纷的未来

  东北平原沃野千里,有人戏称“插根筷子都能长出一棵树”。翻开富饶的另一面,这里还有一块曾被忽略的白色土地。从长春出发沿着查干湖向西,很快就进入这片白色土地。这里位于松嫩平原的西端,大兴安岭南麓,也是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这里的土地中有大量的碳酸盐等物质,给地面覆盖了一层“白色外衣”。“查干”在蒙古语中,即是白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