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错位互补 金融力量构建“一城一带一湾”发展格局

2021-12-27 08:55: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何奎

  12月25日,20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在沪召开。在“‘一城一带一湾’金融发展未来与挑战”的主题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滴水湖金融湾品牌建设,与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等金融承载区形成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构建“一城一带一湾”新发展格局。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副董事长刘晓春在主持圆桌会议时表示,构建“一城一带一湾”发展格局,实际上是解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区域布局问题。

  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建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特聘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在海外的影响越来越大,离岸交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将成为整个在岸人民币体系的较好补充。

  为什么要在上海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在连平看来,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市场体系最健全、规模最大、机构众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得更好,系统更全面、功能更丰富,引入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将会是很好的支持。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必然涉及人民币跨境支付、跨境结算等问题。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公司(CIPS)总裁许再越表示,当前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占比较低,但实际上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的意愿非常强。所以,如何形成政策合力,坚持“本币优先”,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在基础设施支持方面,CIPS运用了很多国际先进方式。例如,通过跨币种交易为中资机构和境外机构提供便利。许再越强调,未来,CIPS有三个发展目标:一是连接更多的境内外资金,二是帮助更多的境外融资,三是要把CIPS的服务直接投放给居民和企业。

  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占比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而当前我国市场依旧以间接融资为主,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占比。

  “实际上,近几年我国的直接融资确实有所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从全国宏观经济来看,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长期资本。”申万宏源董事长储晓明认为,间接融资占比依旧较大,要引导储蓄资金向资本转变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储蓄规模、投资需求、转化渠道。

  他还说,转化渠道不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之前,要先了解引起转化渠道不畅的三个原因。一是我国的金融体系仍以银行为主;二是我国的场外市场不发达,场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三是在资本市场建设中,过度重视融资功能,而忽略了投资功能。

  如何解决转化渠道不畅问题?储晓明建议:首先,以注册制作为切入点,构建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的体制机制;其次,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建设,尤其是退市制度、交易制度改革;最后,在投资功能上,要鼓励中长期资金,包括养老金进入市场。

  外资机构如何抓住中国市场发展机遇?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德意志银行客户业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邱运平认为,要把握三方面机遇:一是中资企业的国际化,二是外资对中国的持续投资,三是跨境的组合投资。

  “上海是我们的产品中心、资金交易中心、营运中心,德银非常倚重上海作为中国的业务中心来连接全球。”邱运平说,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全球,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非常重要。首先,德银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业务部推动相关工作。其次,德银发起了绿色“一带一路”投资。最后,德银在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地区设立了中资企业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