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22-10-14 07:43:35 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明了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形成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略,构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个法宝、两个维度、三大任务、四项原则和五个要求。

  一个法宝

  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我国区别于西方国家金融业的最显著标志之一,是做好金融监管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同时强调:“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定期研究金融发展战略、分析金融形势、决定金融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提高金融决策科学化水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制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措施,积极保障经济稳定运行,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大方向不动摇,深入参与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壮大金融业整体实力。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近十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遵循“政治家+金融家”的民族金融振兴理念,我国金融业发展,包括金融监管,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加强跨周期调节,管住货币总闸门,发展普惠金融,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等内外部冲击,扭转脱实向虚,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基本形成。十年来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1%和14.7%,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人上升到3179元/人。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

  两个维度

  政治维度:维护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同时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从古至今无数金融战争案例告诫我们,“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可能会使一国政权垮台。比如“衡山之谋”,管仲建议齐桓公通过货币战来实现了对小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齐国通过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器械和粮食致其产生严重依赖,在切断贸易威胁面前,衡山国不得不降服。比如“吴越之战”,在各国铸币普遍不足价背景下,越国足价铸币而成为各国通用货币,以此为基础加强贸易提高国力,赢得了战争胜利。金融问题是助推“白银帝国”大明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明朝晚期先是白银贬值和通货膨胀,后来又突然跌入通货紧缩,税负骤然加重,加之自然灾害,中华大地饿殍遍野,老百姓才会揭竿而起。最近的俄乌冲突,西方大国肆意将货币“武器化”,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经济维度:确保国富民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同时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只有通过服务实体经济才能体现出来,否则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637年荷兰郁金香事件、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929年“大萧条”、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乃至十多年前的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无不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造成的灾难事件。一家生产型企业经营不善而破产,属于单体风险而且影响有限,但一家金融机构破产,就很可能因其超强负外部性“火烧连营”乃至祸国殃民。

  三大任务

  服务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金融业本质上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金融领域发生很多大案要案,一些不法金融机构装扮得“如花似玉”,实则“败絮其中”,辜负社会信任,对人民群众利益造成很大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应该抱有类似金融特殊论、例外论观点,而应深刻领悟本质,专注主业,回归本源,发扬“端盘子”“抬轿子”“泥腿子”精神,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高质量服务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防控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同时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正是深刻认识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并明确指出“重点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海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指示要求,十年来,上海辖内共处置不良贷款2570亿元,前瞻性化解了具有区域性特征的钢贸授信风险,在全国网贷机构集聚度较高的重点地区中率先实现在营平台清零,这些举措为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未来的改革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深化金融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同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四十多年来,金融业改革开放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上,中资银行有140家。但很多银行核心竞争力并不突出,在科技、产品、服务、内控等方面,较国际一流商业银行还有较大差距。保险机构也是如此。最早出现的商业保险是海上保险,1384年意大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出现火灾保险。今天国外很多保险公司都有三四百年历史,国内经营时间最长的保险公司是1929年始创于上海的太平保险,尚不足百年。相比较而言,中国保险业比较年轻,底蕴不够深厚,经营还不够成熟稳健,改革发展任务任重道远。

  四项原则

  回归本源。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秉持初衷,遵守《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所规定的经营范围,严格按公司章程办事,一般不会出问题。很多金融机构之所以遭遇危机或发生“爆雷”,就是超出了法律法规界限,忘记了最初章程,偏离了主责主业。国际上一些“百年老店”式的金融机构,为什么能够跨越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而屹立不倒,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坚持自身发展的长期战略。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引导,比如为什么要打击保险“开门红”,就是要防止机构搞“短途比赛”,引导其树立“长期赛跑”的发展理念。

  优化结构。要坚持质量优先,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避开脱实向虚、吹资产泡沫、“嫌贫爱富”、搞体外循环、快速野蛮生长的老路歪路邪路。曾经“如日中天”的不法金融集团被一一查处,一些村镇银行和非银机构陷入了风险漩涡,无不警示金融发展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否则一定会撞得头破血流。当前,上海辖内结构优化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银行业方面,要督促各银行机构找准定位,勿求“大而全”,而做“小而美”。比如保险业方面,要引导加大整体业务结构调整,提高保障型保险产品占比,处理好期限错配和久期错配等问题,深挖长尾客户寻找蓝海领域。

  强化监管。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强化金融监管,目的一是通过监管“有形的手”来应对市场失灵,解决个体理性引发集体非理性合成谬误问题,维护金融稳定发展;二是通过监管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银行业保险业得到贯彻落实,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过去,一些监管干部搞“监管放水”“靠监管吃监管”“不作为乱作为”等,不仅没能履行强监管职责,反而某种程度上成为金融乱象的帮凶,出现金融腐败和金融风险一体两面的特征,值得深刻警醒。要强化监管,首先自身要“站得住”,一身正气、一心为公、一尘不染,秉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斗争精神,争取“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效果,避免“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被动局面。

  市场导向。无论金融改革发展还是处置化解风险,都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比如金融产品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对冲风险等,都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而不能通过长官意志、行政干预。这并不是说全盘市场化,那就乱套了,资本就会在金融领域横冲直撞、野蛮扩张乃至胡作非为。马克思曾一针见血指出了资本逐利本质:“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20%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要深刻认识市场的优势与天然不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工作,促进资本高质量发展,为市场有效运行保驾护航。

  五个要求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私有制背景下的经济运行,突出以资本为纲,运用数学方法和线性思维,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资本的无序扩张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乃至西方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要主张兼容并蓄,但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要以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打造自己的模式,追求多元复合目标,实现金融效益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要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人民金融为人民,强调公有制和公平正义,强调资本的有序扩张,坚持“金融家办金融”,突出金融向上向善,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具有高负债性、负外部性、顺周期性和强脆弱性,如果金融活动游离于监管之外,就是“脱缰的野马”,就可能惹出天大的事儿,届时再去灭火为时已晚,成本代价太高。国外有很多市场化破产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政府即便想动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助,也会遇到很大阻力,所以只能走破产这条路。不过一种情况除外,即“Too Big to Fail”,太大而不能倒。因为万一倒了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一定范围的行业危机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所以政府不得不去救。现在有一些企业也有这种苗头倾向,一旦遇到风险,不是先考虑自救,而是与政府部门进行博弈。“致广大而尽精微”,要全面、深入、细致地反思这些问题,慎之又慎地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避免养虎伤身、养痈遗患。

  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有风险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处置是渎职。”监管要长牙齿,有风骨、有战斗力,要敢于监管、敢于碰硬,敢于把一切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干部队伍。正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不同效果,监管的权威,需通过以理服人来定纷止争。要坚定重典治乱的决心,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做到过罚相当、罚没并举、双罚并行,通过查处一个,达到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如果罚不及损、罚不及得,就可能出现逆向选择,进一步助长违法违规之风,促使更多人会铤而走险。精于监管的关键一招,在于科技赋能。2021年,上海银保监局制定了《监管数字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目前正构建完善EAST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智能 PLUS工作中心和智能检查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智能监管体系,为提升全局监管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要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对失职渎职、“靠监管吃监管”等行为严肃问责。

  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处置金融风险。这是做好风险处置工作的总指南和根本遵循。金融风险处置,既要把风险隐患化解掉,又要防止“处置风险的风险”,类似于“瓷器店里打老鼠”,既要抓住老鼠,又要护住玉盘。所以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全局中把握风险处置工作,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要强化统筹协调,处理好权责关系,凝聚方方面面合力,求“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推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具体处置实践中,各风险机构的情况可能迥异,这就需要秉持“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的精神,一切从具体机构的具体实际出发,做到一户一策、精准拆弹。

  持之以恒加强金融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反腐工作,连续多次在中央纪委全会讲话中提及金融反腐。这既体现出金融反腐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更传递出金融反腐将持续深入推进的重要信号。面对严峻复杂反腐形势,要一体推进“三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织密权力制约的制度笼子,进一步强化不能腐的约束;扎实开展行业合规文化和清廉文化建设,做到“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进一步强化不想腐的自觉。要心有所畏,“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常言道“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莫经商,经商莫当官”。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家风重要性。金融监管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良好家风。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2022年第18期

  作者: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