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维度及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2023-02-10 09:09:36 来源:“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近日在京举行。本次年会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主题,广泛邀请政府与监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业界领袖展开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见,展望前沿趋势,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做好开局之年经济金融相关工作建言献策。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任春生出席年会并在“金融科技发展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上发言。

  任春生从完善治理,发挥数字化基础设施促进金融业转型发展中的必要作用出发,首先谈到了数字化转型会在改变金融业务运行逻辑、改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及程度、改变金融风险的形态特征和分布领域三个维度上深刻影响金融生态。任春生指出,数字化基础设施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的关键之锚。一方面,这体现在依托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能通过搭建安全可靠的“数据桥梁”,深化金融供给的普惠属性和整合资源提升国际竞争能级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强基提质。另一方面,还体现在通过深度融入数字化金融监管体系,普及基础性数字公共设施和助力完善国家金融安全体系。

  强基提质、完善治理,数字化基础设施

  促进金融业转型发展中的必要作用

  ——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的发言

  任 春 生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2022年内,央行和银保监会接续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愈发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数字科技运用也改变了金融体系自身的风险特征,对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结合会议主题,我汇报几个方面的粗浅认识。

  首先,数字化转型将在三个维度上深刻影响金融生态。

  数据作为信息的载体,从古至今一直是金融生产、消费循环中的关键要素。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现代金融业所掌握和分析的数据指数级增长,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一是金融业务运行逻辑在发生深刻改变。金融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线上化”流程再造,而是在产品设计、渠道搭建、风险管理、服务体系等全方位与数字技术融合,重塑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例如,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以核心企业信用为支撑,实现产业链末梢中小微企业的金融灌溉。健康保险中,通过数字化整合医保、医院、健康管理机构的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保险公司能够生成个体风险全息图像,精准刻画群体风险,在产品供给、理赔效率和有效服务等方面提升保险获得感。泛资管领域,金融机构采取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打造智能投研一体化平台,从专家经验型的资产配置转向数字化资产配置。随着底层逻辑的改变,金融业对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需求将愈发突出。

  二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及程度在发生深刻改变。金融业应当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任务,着力解决行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数字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和工具,能持续降低服务成本,突破物理网点和地域限制,触达更多的客群,重点覆盖薄弱环节、空白领域,促进普惠金融“拓面、提质、降价”。例如,数字化信贷推动业务下沉,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2021年内地小微企业互联网流动资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7%,远高于一般贷款增速。各地城市“惠民保”采取全线上运作,支持产品快速推出和受众广泛覆盖。截至2022年年底,惠民保已覆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和78个城市,合计上线263款产品,超过54%的投保人是首次购买商业保险,有效补充了新市民等特殊群体的基础风险保障。未来,金融的普及程度还要持续深化,不断考验行业的数字资源整合运用能力。

  三是金融风险的形态特征和分布领域在发生深刻改变。新兴科技驱动下,金融交易场景更加丰富,交易主体、规模和频次倍增,传统风险呈现叠加效应。新科技在重构金融业务的同时,可能模糊金融和非金融的边界,风险传染更加隐蔽。数据要素深度嵌入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口径信息背后关联的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安全、经济安全,也在面临挑战。形势变化要求我们不断完善风险应对的基础性机制安排。

  其次,数字化基础设施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的关键之锚。

  大国金融的数字化转型要有活力,但更要稳健。这离不开成熟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前不久,央行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将“不断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布局”,“促进金融基础设施之间有序互联互通,促进服务市场与支持监管并重”。未来,金融基础设施在立足各自领域、行业基础上,会更强调协调发展,突出数字支撑和数字风控两方面的整体性、系统性。

  第一,依托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强基提质。数字化转型需要经历深层次的改造,包括底层连通向枢纽化交互结构改造,产品服务向标准化或准标准化改造,运营管理向开放共享架构改造。这已经超出了单一机构、单个行业的能力边界。需要依托金融基础设施加强统筹安排,并在机构间、行业间的空白地带加大公共性投入。

  一是搭建安全可靠的“数据桥梁”。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金融基础设施要大力推动行业数据基础制度的健全,保障安全流通,促进数据价值释放。上海保交所立足保险业数据治理需求,打造互联互通平台,跨行业总对总获取健康医疗、车联网、建设工程安全监测等领域数据,支持丰富相关领域保险供给,加速多层次保障体系成熟。同时,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依法合规加强管控,确保数据使用安全。

  二是深化金融供给的普惠属性。加大产品普惠是金融业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发力点。金融基础设施应进一步发挥公信力、中立性特点,衔接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满足“政府健全社会保障、机构商业可持续、群众公平可得”的多方诉求。上海保交所在上海、宁波等地建设普惠保险集中运营示范样本,采取“政府+市场+平台”模式,向广大群众推出一批标准化程度高、责任条款清晰、核保门槛低、线上投保理赔便捷的“定制化健康保险”。依托政府公信力,快速普及消费者教育,严控渠道成本;依托交易所账户、清算功能,降低运营成本,严格监测、防范交易风险。这些努力最终体现为产品保障力度和覆盖面显著提升。我们还将针对新市民、中低收入群体风险需求推出更多普惠养老、意外和家庭财产保险。

  三是整合资源提升国际竞争能级。数字化发展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金融业开放中要提早谋划,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探索双边、多边数据跨境流动与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金融基础设施是行业数字化开放的“国门”,要深化开放,更要在平等互惠基础上促进国际资源“为我所用”,提升金融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上海保交所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框架下,搭建了数字化再保险登记对账和清结算体系,正推动建设再保险“国际板”,统筹支持跨境再保险交易。一方面整合国内承保能力,支持中资保险机构建立信息对等、风险可控的承保机制,加速海外布局,构建全球风险平衡配置;另一方面优化制度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保险机构登陆国内市场,促进我国再保险市场从“单向开放”转向“双向开放”。

  第二,依托金融基础设施构建行业数字化风险治理体系。金融业强调风控先行,数字化的金融业需要数字化的风险治理体系与之匹配。传统风险治理体系侧重于事前论证和事后回归分析,监管也比较多地采取事后处罚震慑。金融风险的事中监测不足、有效工具不多,是急需弥补的短板。金融基础设施在不干扰价格形成和市场自发选择的前提下,在交易一线监测和防范风险,于无形之中发挥有形作用。

  一是深度融入数字化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嵌入交易流程,基础设施能将全面、真实的“生产数据”纳入监管视野,解决信息采集滞后且颗粒度不足的难题。还能定制开发监控模型,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对各类风险实现早识别、早预警。上海保交所始终重视新技术运用,我们建设的保险资金登记交易系统已负责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资产支持计划、专项产品的发行前统一登记,未来将以产品登记为入口实现场内集中运营,辅助合规性管理,全程监测业务流、资金流,有效提升资产流动性。

  二是普及基础性数字公共设施。金融业整体数字化风险治理能力在提升,但部分领域、部分机构仍有缺口。销售端数字化程度高,但同业之间数字化对接程度不高,整体数据闭环还未形成。例如保险机构大多开发了线上投保平台,但对销售前代理和销售后服务的数字化覆盖不足,不少重要环节仍采取手工台账、定期对账的管理方式。中小规模金融机构数字化运营能力不稳定。这些结构性不足造成了行业数字化风险治理的一些盲区。上海保交所建设了一些具有公共基础设施功能的系统,并在监管支持下发挥托底支撑作用。其中,数字化保险中介服务平台,为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提供信息交互居中连接,并为中小机构提供基础版业务管理系统,弥补中介业务数字化短板。资金清结算体系能够为机构间共保、再保业务提供双边、多边清算和净额结算,弥补传统场外场景中多方债务拖欠问题,已在全国地震巨灾共保体的直保和再保业务中进行探索。

  三是助力完善国家金融安全体系。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银行、证券行业相比,保险业基础设施建设略显滞后,在业内发挥关键枢纽作用,组织交易活动、统筹重要数据、信息交互的作用还不够突出。但不能忽视保险业运行中存在大量关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重要信息,例如关键设备技术的承保理赔数据、全体国民健康医疗保险承保理赔数据、全国和区域性重大灾害数据以及农业等关系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承保理赔数据等。目前大多数数据仍分散存留在各机构系统中,没有从国家安全角度形成统一标准,涉及跨境数据运用时,还亟需建立国家安全和行业视角的“护城河机制”。上海保交所在探索建设数字化健康保险交易平台和国际再保险平台过程中,都已先后融入了隐私计算技术和理念,并积极向监管部门沟通争取代表行业开展数据跨境利用的安全审查。

  *以上为作者2022年12月24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金融科技发展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上所做的演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