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首次商飞背后的“交大力量”

2023-05-29 11:12:4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李兴彩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兴彩)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并于12时31分顺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标志着中国大飞机商业化运营正式起步。

  国产C919大飞机凝聚了数十万科研人员心血,也凝聚着交大智慧。据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上海交大多个团队为C919成功首飞做出了贡献。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傅山教授领衔的人机环智能系统团队,完成了C919飞机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近千小时的模拟器试验及试飞试验,有力保障了C919飞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工作。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陈明教授团队,在复合材料构件精加工关键技术及专用刀具开发方面为国产大飞机的成功首飞做出了贡献。未来,陈明教授团队还将在客机复合材料平尾构件批产技术方面支持大飞机发展。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宇晗教授团队,为国产大飞机提供了曲面蒙皮绿色精确高效加工的镜像铣装备和工艺,在飞机机身部总装自动化装配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未来,王宇晗团队还将在飞机大部件整形精密加工、飞机大型结构件卧式五轴高效加工生产线等方面助力大飞机事业。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关新平教授团队,面向C919总装测试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发展需求,提出并构建总装生产线“感知-传输-计算-控制一体化”的新型工业互联网,建成飞控系统功能测试、人机协同线束安装、多工序协同等典型场景的数字孪生系统,有力支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多机型总装生产线研发和建设。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吴静怡教授领衔的低温工程团队,在C919研发过程中,开展了极端气候环境试验室建设和关键试验设备的研制工作,为自主化国产大飞机的成功试验和试飞提供了保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教授团队,为国产大飞机研制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陶铝新材料,创建了首个国产航空材料牌号。未来,该材料将逐步替代三代进口铝锂合金型材,打造全新高强高模航空材料体系。

  此外,航空航天学院结构强度团队为国产大飞机的成功首飞在复合材料结构联合设计、结构强度关键技术攻关、适航符合性验证等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