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金租业务一部副总经理林青:不断创新、不断革新 坚信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可期

2023-08-25 15:19:5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宋薇萍

  青年英才

  林青:浦银金租业务一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个人简介:林青,2009年5月参加工作,现任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一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获2022年度公司优秀管理者、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带领部门获评公司2020年度、2023年度开门红优秀部门以及2022年度先进部门。林青带领团队开拓的徐工厂商租赁业务是公司第一个批量落地的创新转型项目,成为公司赋能实体经济、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的一张新名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作为“80后”管理者,浦银金租业务一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林青成功入选2023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青年英才。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深耕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坚定业务转型,回归租赁本源,挖掘装备制造、绿色租赁项目,服务实体经济;守正创新,推动创新模式研究不断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林青坚信,融资租赁作为一个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产品,在设备更新改造、产业升级与生产力提高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坚信融资租赁行业的未来必将“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发挥“长三角主场优势” 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2019年2月,公司营销架构有了重大调整,新业务一部应运而生,“新架构、新区域、新人员”孕育了“新产业、新客户、新业务”,如何协同浦发母行发挥“长三角主场优势”,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这是林青和他的团队面临的“新课题”。

  “长三角经济活动活跃,不缺乏优质的产业客群,然而融资渠道尤为宽松,是典型的资金价格洼地,租赁价格并不占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我认为租赁服务长三角地区的实体经济,一定需要找准目标客户,守住实质风险底线的同时,通过租赁产品的差异化特点抓住潜在营销机会。”林青
  说。

  他带领部门坚定业务转型,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一方面积极参与各类代理承销推介活动、行业论坛扩大营销朋友圈,另一方面认真梳理长三角战略客户及特色产业客户名单,结合行业与区域特点,制订“一行一策”“一市一策”的重点客户名单,长期跟踪产业潜力客户的营销机会。

  “我们深耕区域经济发展,加快长三角区域投放规模增长,同时紧紧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建设,我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一批在上海主板、科创板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的融资活动。”林青说。

  以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为例,中谷物流是国内最早专业经营内贸集装箱航运的企业之一。浦银金租在业内率先开展集装箱直接租赁融资,基于集装箱具备较强的流通和处置价值的属性,公司制订了租赁物管控方案,通过箱管系统实时跟踪租赁物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同时,立足航运企业的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视角,为客户提供了从集装箱到集装箱船一揽子的融资租赁服务,实施产业链“多点”融资,提供全周期、高比例、长期限的租赁融资服务,该案例入“选2021年度上海融资租赁行业创新案例”。

  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例,伟测半导体系国内领先的晶圆测试、芯片成品测试以及与集成电路测试配套服务的企业之一。企业初创期融资缺乏土地抵押担保,传统银行信贷融资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林青带领组员深入生产基地调研,了解到客户下游订单充沛,与长电科技、华润微等重点半导体测试服务深度绑定,核验了客户扩产需求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存量设备盘活满足了客户海外长周期设备采买需求。

  坚定业务转型 探索全国范围内的业务模式复制

  深耕产业类客户,近年来林青和他的团队表现可圈可点:“十三五”期间,他们抓住民营炼化一体化大规模投资产业结构升级的行业契机,服务了荣盛石化、裕龙石化、盛虹炼化等一批炼化巨头;他们深度经营APP金光集团的全国产业布局,从海南、广西的纸浆到浙江的工业纸再到江苏的生活用纸,都有浦银金租投放的身影……

  “我们还深入研究光伏上下游产业链的运行特点,从服务‘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开始(通威、天合光能、正泰新能源),逐步延伸至电池片(润阳科技、仕净科技)、组件生产(亿晶科技、一道新能源)等单一制造环节的领先企业。“林青自豪地说,以上均是全国范围内的业务模式复制,团队深入行业,不断学习,确保能力提高,保持业务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后,是他审时度势,对行业形势的精准判断。他说,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对构筑物租赁业务进行了严格管控,融资租赁行业的业务形态和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业务转型刻不容缓,租赁业务回归本源的监管初衷不断得到体现。

  “按照会议精神,金融机构应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精准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大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对科创、普惠、绿色、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林青说。

  他认为,长三角制造业的资源禀赋优越,是实体经济沃土,然而仅靠零敲碎打并不能抓住产业运行规律,必须要通过客户的朋友圈、产业链营销,挖潜上下游客户集群,探索全国范围内的业务模式复制。

  坚定业务转型,他一方面带领团队持续做大传统工业装备投放,特别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产业板块(钢铁、化工、造纸、水泥等),并结合区域禀赋深入研究石油化工化纤产业链课题,另一方面向新能源(风光储能)产业链、动力电池产业链布局,围绕应用场景做业务延伸。近两年业务投放方向中,装备制造业、绿色租赁投放占比分别达到60%、40%。

  守正创新 将创新模式研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在林青主导的众多项目中,徐工厂商租赁业务堪称一张新名片。据悉,这是浦银金租第一个批量落地的创新转型项目。

  说起该项目,林青娓娓道来:徐工厂商租赁业务不仅丰富浦发母行服务战略客户的产品种类,增加客户对浦发品牌的认可度与合作黏性,充分发挥银租协同集团优势,填补公司工程机械设备作为租赁物的业务空白,还围绕核心厂商,探索了“1+N”供应链融资模式,业务模式具备可复制性、可拓展性,同时小单高频的业务特点,切合数字科技赋能场景,将加快公司数字化转型步伐。

  从实际创新效果来看,该业务还充分发挥“融物+融资+融智”租赁产品特质,服务国家重点区域(长三角)、重点行业(大国重器)及重点客户(世界500强)。

  “项目前期,我顶住业务爬坡与流程不畅压力,对外拼市场,对内修内功,带领团队有力推进了厂商租赁业务在挖掘机事业部破冰,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与效率自我革新,业务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发挥租赁牌照优势,’一家做全国’,践行普惠金融,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林青说。

  据介绍,迄今,徐工厂商租赁业务已间接服务终端客户成百上千,业务收单与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累计投放额近15亿元,合同借据近350笔,成为公司赋能实体经济、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及高端装备制造的一个新标杆。

  保持一颗不断创新、不断革新的初心,林青今年在继续巩固徐工厂商租赁创新项目的同时,还率领团队探索户用光伏经营性租赁项目,预计下半年上线推向市场,以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