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大战弗里德曼——读《两位经济学家的世纪论战》

2023-09-25 08:32: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郑渝川

  《两位经济学家的世纪论战》

  (美)尼古拉斯·韦普肖特 著

  郭金兴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3年8月出版

  1966年,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同时邀请了保罗·萨缪尔森和米尔顿·弗里德曼撰写专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择。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的学术观点高度对立,前者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代表人物,而后者则激烈反对政府干预,抨击凯恩斯主义。两人的写作速度都很快,但风格有很大差异,萨缪尔森文笔优雅,遣词造句十分细心,知识渊博,旁征博引,这像极了凯恩斯。弗里德曼在专栏文章中喜欢单刀直入,用实际例子说明自己的观点。

  将这两位经济学家放在一起打“嘴仗”,本身就有助于《新闻周刊》吸引读者关注。为此,《新闻周刊》曾长期赋予两位经济学家以极大的撰稿自由权,允许其自由选题、自由发挥。

  美国知名记者、传记作家尼古拉斯·韦普肖特在继《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一书后,推出了《两位经济学家的世纪论战》,记述了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的这场漫长的观点碰撞。

  实际上,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有很好的私交,均认为对方是其所属经济学阵营中的最佳对手。萨缪尔森曾说,“弗里德曼教授是一个有能力的学者,也是保守主义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强有力的代言人”。而在萨缪尔森获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弗里德曼称赞萨缪尔森是一名聪明绝顶且具有原创精神的数理经济学家,对当今的经济学理念有显著的影响。

  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在各自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学阵营中其实也是另类。萨缪尔森担任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而不是在凯恩斯主义者更多的哈佛大学的教职。在某种意义上,麻省理工学院这样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蛮荒地带”,给予了萨缪尔森更大的学术自由,使得他通过不断撰写、修订经济学教材来塑造人们对于经济问题的一般理解。

  萨缪尔森的学术思想,不但在广度上超过了凯恩斯,而且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者。他甚至否认自己是凯恩斯主义者,也不认为凯恩斯说的都是对的。

  弗里德曼的很多“粉丝”同时也敬仰哈耶克。但事实上,弗里德曼只是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尤其是货币干预,对于社会福利供给的反感和排斥并没有哈耶克那么强。换言之,弗里德曼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市场最有效运转,如果社会福利供给能够有助于这一点,为什么要反对呢?

  甚至弗里德曼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起的保守主义经济学重镇,跟哈耶克秉持的奥地利学派的思想的分歧之大,就跟弗里德曼自己与凯恩斯主义者之间的差异一样明显。要知道,哈耶克当初向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提出求职申请时遭到了无情的拒绝,最终被迫接受了社会思想委员会的一个职位。

  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的论战,成为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学领域的最重要对决。就像是凯恩斯与哈耶克曾长期在剑桥共事,成为毕生之论敌,激发了彼此好胜之心,使得彼此不断致力于推出新作来赢得论辩胜利那样,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在《新闻周刊》上同开的专栏,以及在其他多个公共场合通过演讲展开的持续辩论,不仅上升为20世纪后期两个最聪颖头脑之间的智力对决,更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政策。

  作者在书中指出,萨缪尔森继承了凯恩斯的主要理论观点,认为要避免市场失灵,政府可以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他在20世纪60年代对于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美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弗里德曼恰恰相反,他坚信公共借款和政府开支会加剧经济与社会问题,必然阻碍自由市场,预测美国经济将出现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萨缪尔森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显得过于乐观,对于政府干预可能存在的低效以及其他问题认识不足,而弗里德曼成为了继哈耶克之后最为坚定的政府干预批评者,显现了更为长远的分析眼光。

  但弗里德曼的学术观点其实就是货币至上,认为只要剥夺央行的自由裁量权,制定一个按照固定规则执行货币政策的制度,就能让价格保持均衡和小幅上涨的稳态趋势,创造出企业良好成长的宏观环境。这非但是萨缪尔森无法认同的,而且哈耶克也很难予以认同。当美国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面临严重滞胀的情况下,弗里德曼开出了一系列的“药方”,还在不断修改自己之前的学说,使之变得更为简练,甚至直接宣称货币数量是决定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萨缪尔森则拿出了弗里德曼之前的文章来回击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的学说在撒切尔夫人主政时期的英国获得了比较完整的运用。这一运用的主要价值就是使得英国抛弃了之前秉持的凯恩斯主义,但对于改善英国当时面临的发展困境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相反还造成了灾难性的经济后果。而在此之前,弗里德曼劝说美联储时任主席沃尔克放弃汇率、利率调控遭到拒绝,为此连续贬低后者拯救美国经济的努力,却不料沃尔克成功驯服了美国的通胀,这让弗里德曼自己也连呼尴尬。

  但在此后,弗里德曼的主张重新赢得了优势地位,也就是持续通过减税,并放松监管和干预,让市场处于最优的状态,这一直持续到了2008年,其间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美国创造出持续的经济繁荣,也促成了经济全球化发生。但到了2008年,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都不敢因循弗里德曼的观点,任由危机蔓延。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担当救市重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而救市方案有一部分是凯恩斯主义的,也有一部分明显援引了弗里德曼有关货币供给的观点。作者在书中意味深长地指出,在2020年至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期间,弗里德曼有关减小政府规模和干预的观点遭受重创,小规模或者能力不足的政府被证明无法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复杂事件的冲击和挑战。

  总的来说,《两位经济学家的世纪论战》这本书比较清楚地梳理了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的学术论争,指出这种论争激发了双方好胜心,带动思想革新,使得两位经济学大师创作出更多作品,在质疑、反驳、回应、辩护中推动了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描绘的那样,两位大师的不同愿景影响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起起落落,但两位大师各自在思想界、学术界以及经济政策领域、资本市场的拥趸,其实又在相当程度上误解、误读了他们的观念,造成了时代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