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账户书写的十年巨变

2023-09-28 07:46:4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范子萌

  2014年1月7日,星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支行开业,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开业的外资行

  改革潮涌,润物无声。

  今年上半年,中基宁波集团业务量同比增长50%,这让中基宁波集团副总裁史良很是欣慰,“一部分增量来自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便利性”。中基宁波集团目前拥有28家涉及国际贸易、国际货运、保税仓储等经营的全资和控股公司,与11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一个账户,一张名片。自由贸易账户的故事,书写了十年。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制度创新之一,自由贸易账户日渐深入人心。

  一个账户,折射十年巨变。十年间,那些围绕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关键词——“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 “制度创新”“可复制、可推广”,逐步具象、渐次落地,一系列制度创新凝练成“上海经验”,相继走出上海自贸区,扩大到更广阔的自贸试验区体系。改革已成燎原之势。

  通内外、惠实体:

  实体经济运转增添“润滑剂”

  “以前,每笔交易都要逐步审核,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都是不小的负担,现在机制很灵活,一体化就能完成,非常便利高效。”史良说。

  “通过自贸账户实时结售汇,省时省力。”上海移柯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季冬说。移柯通信是一家注册于上海自贸区的无线模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2021年公司开立了FTE账户(区内企业账户)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账户。

  “自贸账户因其境内关外属性,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多一种选择’”。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国际”)财务总监刘雨眠表示,外贸业务是东方国际集团主营业务之一,集团内的外贸企业大多为已展业几十年的外贸企业。截至2022年末,集团境内企业开立21个FTE账户,境外企业开立32个FTN账户(非居民企业账户)。

  因有效连接境内与境外,自由贸易账户为实体经济的运转增添了“润滑剂”,经济主体纷纷点赞其“便利高效”“省时省力”的体验感。

  跨境结算与汇兑的便利是这个账户的鲜明特征。汇丰中国相关人士表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打通了自贸区与离岸市场之间的通道,为区内企业涉足海外市场、满足实体经济所需的贸易结算和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

  “惠企业、促改革、防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近日这样阐释以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的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惠实体方面,自由贸易账户为企业创造了稳定可期的涉外金融环境,企业可根据公开透明的规则实现跨境自由汇兑、自主决策,用好境内外本外币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改革方面,建立了事中事后风险监测体系,促进了监管思路的转型,推动了金融及要素市场的开放。防风险方面,通过分账核算管理,构建了可兑换试点的金融“电子围网”,在防控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胆闯、促改革:

  金融创新“土壤”丰沃

  “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土壤。”南京银行自贸区业务管理中心赵萍萍这样形容自由贸易账户的作用。

  有别于经营主体更侧重的“便利性”与“降本增效”,金融机构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业务,打开了全新的业务空间。

  赵萍萍说,有了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市场经营主体有了大胆试验和创新的底气,加之“电子围网”的风险防控,使得这块先行先试的土壤愈发肥沃、开花结果。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国际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朱承备表示:“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自主从境外融入资金,自主计算规模、权衡结构,企业融资规模从原来资本的一倍扩大到两倍,银行可以从境外融入人民币资金,大幅降低融资和汇兑成本,更好地参与国际化经营。”

  自由贸易账户诞生于自贸试验区金融业务的“初创期”。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2014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中国人民银行创新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全方位构建了在上海率先开展可兑换试点的金融“安全网”。

  此后,以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一系列金融创新落地——依托自由贸易账户,2015年开展了以资本约束机制为基础,内嵌宏观审慎调节工具的本外币一体化全口径跨境融资试点,便利经济主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幅降低融资和汇兑成本,为全国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立潮头、向世界:

  机构集聚 蓬勃发展

  自由贸易账户的不断进化与演变,折射出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与改革红利逐步积厚。

  “业务涌动,机会很多。”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郑思祯对上海自贸区深有感触。

  截至今年8月,星展银行上海自贸区支行今年新增的客户账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国内外企业对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信心十足。”郑思祯说。

  十年间,银行保险机构在上海自贸区集聚发展。截至6月末,上海自贸区内银行业机构数量达588家,保险业机构数量达135家。辖内共有4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核算体系,自由贸易账户资产总计1.06万亿元。

  截至6月末,已有银行、证券、保险、财务公司、要素市场等各类型共62家金融机构建立分账核算单元,为相关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自由贸易账户服务,实现“一线宏观审慎、二线有限渗透”的管理。

  而随着一个个创新业务实现“零的突破”,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先后向海南、广东、深圳、天津等自贸港、自贸区复制推广。

  看今朝、展未来: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上海自贸区,走过了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十年。

  以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石,自贸区试验,堪称“试”出了中国开放新境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主任施琍娅介绍,自由贸易账户积极对标更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参与构建高标准国际化经贸规则体系,落地实现了全面国民待遇、公平竞争和业绩需求禁止等国际经贸规则。

  施琍娅表示,这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企业,无论是FTN还是FTE,都可以按照全面国民待遇规则接受金融服务;其次,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贸企业还是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都不会因为资本背景不同而设置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最后,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办理所需的金融服务,政策层面不会将企业经营业绩作为办理金融服务的门槛,如自贸版跨境人民币资金池。

  开放已行至高点。上海自贸区如何在更高起点上,打造开放的桥头堡?

  业内人士认为,制度型开放举措是关键突破口。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明棋表示,未来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应有进一步的突破性举措。

  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认为,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有条件有能力推动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促进贸易投资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强化自贸试验区的服务作用。突出制度创新,成为国际先进规则的衔接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