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生日快乐!
今天是新华社92岁生日。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从江西瑞金,发出了中华苏维埃成立的消息,同时宣告它本身的成立。它当时的名字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从1937年1月起,改名为新华通讯社。
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新华社一路跟随党中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
新华社总部设在北京,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31个分社和10个支社、记者站,在台湾地区派有记者,在解放军各战区、各军种、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和武警部队设有派驻记者,在境外设有包括7个总分社在内的182个分社。
新华社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构建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传播体系,集通讯社供稿、网络媒体、经济信息、报刊发行、商业图片、印刷出版、投资管理等于一体,每天24小时使用15种语言向全世界8000多家新闻机构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全媒体产品。
■1931年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叶坪首次播发新闻的电台旧址。
■延安时期新华社编辑在窑洞内工作。
■新华社西柏坡旧址外部(2011年7月26日摄)。
■1950年时的新华社大门——国会街26号(现宣武门西大街57号)。此址在北洋政府时期为众议院,建有国会礼堂。
■坐落在北京宣武门西大街的新华社(1991年11月摄)。
■1979年5月,新华出版社在北京正式成立。同年7月24日,出版第一本图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俗讲话),在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发行量达数百万册,对推动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1年11月,在新华社建社90周年之际,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该书收录了新华社在各个时期编发的90篇新闻作品,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通讯社始终坚持党媒姓党,坚持政治家办社的政治本色,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华社因党而生、为党而歌的奋斗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华人迈着坚实步履走过的红色足迹,看到“新华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也可以清晰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