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系列述评 | 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 中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2023-11-15 08:13: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慜 范子萌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这是中央层面首度提出“建设金融强国”这一目标,它锚定了未来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主要方向,也意味着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进一步突出,金融工作已上升至更高的战略高度。

  金融,国之重器。“金融强国”目标的提出,基于我国金融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量变积累、已经建成“金融大国”的现实。

  就规模而言,当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外汇储备规模持续位于3万亿美元之上,已连续17年稳居全球第一。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至今达到8%左右,这一数字与美国等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持平。

  我国金融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需要直面的是,现阶段,“金融大国”背后,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依然不高,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完全匹配,部分领域金融风险较为突出。而且,我国金融体系中,行业结构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中介机构水平有待提高等现象依然明显。

  从“大”到“强”的阶段跨越,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建设金融强国,不是谋求世界金融霸权,而是为我国争取一个与其经济和金融实力相当的国际金融地位,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促进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金融强国”之“强”,既是金融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之“强”,也是防范风险能力之“强”。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正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两项重点工作。

  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要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服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需要高质量的金融产品、数字化的金融基础设施,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要通过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强国之路,必然是不断自我革新、持续深化改革的过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根本路径:要依靠对内结构性改革和对外高水平开放,通过优化金融结构,形成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丰富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的货币政策、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优秀的金融人才队伍。同时,要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规则制定,稳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为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作出贡献。

  我国迈向金融强国,走的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如何体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八个坚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金融强国建设征程已启。我们期待中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行稳致远,也翘首一个“大而强、稳而优”的金融强国稳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