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澎湃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2023-11-27 07:48: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宋薇萍

  护航数字经济,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11月25日在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再度呼吁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加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形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汉民说。

  在会议间隙,周汉民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就数据知识产权立法以及如何发挥数据市场与资本市场乘数效应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资本市场和数字经济密不可分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该如何发挥数据市场与资本市场乘数效应,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周汉民:数据市场×资本市场,这其实是探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资本如何和数字经济更紧密结合?我认为它们是孪生关系,可以携手共进。

  人们在讨论生产要素时,总会提到“老三篇”: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土地资本。殊不知,数据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包罗万象,已成为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以中国为例,数字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已超过41.5%,在2025年有望达到半壁江山。

  我认为,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澎湃,资本市场大有可为。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始终要瞄准前沿科技赛道,以及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和成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我建议,将来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一般公司,在数字赛道投资,选择企业或标的时,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企业要有强大韧性,将打不倒、压不垮凝练成一种企业精神。第二,企业要有活力,坚持以创新为本分,敢于在创新中冒险。第三,企业要有成长潜力。不论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都要将企业和产品放到生命周期理论的范畴来考量。第四,坚持长期主义。资本市场与数字经济的结合,长期主义最为关键。因为科研道路从来都是崎岖的、漫长的、曲折的。建议资本市场要聚焦如何用资本的力量,对那些创新成果可能会产生的颠覆效应和重大意义早做预判。

  一言以蔽之,资本市场和数字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资本市场要关注数字经济,尤其是那些有韧性、潜力、活力和长期发展势头的数字经济企业,用资本的力量,实现数字经济和资本市场相伴相生的高质量发展。

  深化对数据安全相关配套立法

  上海证券报:您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保护数据知识产权,请问如何看待“用好数据”和“数据安全”的关系?

  周汉民:我们谈数字经济,第一讲来源,第二讲类型,第三讲权属,第四在权属明确之后,才可以进入市场化交易环节。但是,知识产权尤其是数字知识产权交易和其他产权交易都不一样。因为数字知识产权交易有很多独特性,比如说数字传播无界限,一个数字产品可以同时在网络上让全世界关注到。但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普遍都存在地域性的特征。当无界性遇上地域性,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需要通过新的立法来厘清。

  我认为,数据安全包括两层内容:第一是国家安全,因为数据是生产要素,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所在。由此,保护数据安全就是保护国家安全。第二,数据中最大量的内容之一是个人数据,一般表现为个人信息,有些是完全可以公开的,有些则必须加以保护。

  六年来,我在全国政协连续提案,呼吁关于数字经济隐私权如何保护。对于这个问题,国家已有立法,而且还会进一步深化相关配套立法,我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

  当前,尽管世界各国对知识产权,对数字经济,对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采取的模式可能不一样,但有两点是一致的:第一点,立法本身是要鼓励发展,不是立了法,有了高墙,将相关行业束缚住。第二点,发展是有边界的发展,而法律就是边界。

  建设全国统一数据市场

  上海证券报:全国统一数据市场建设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您怎么看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上海在其中承担了什么角色?

  周汉民:我理解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所有的运作整齐划一,而是指规范统一。在规范统一的基础上,不同行业在行规、规程等方面形成共识,并体现差异。

  所以,建设全国统一数据市场至少需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共识要统一,发展数字经济就是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第二规则要统一,数据是一种产权,是一种生产要素,那么它独特的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都要予以理清。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对数字经济的探索和实践已走在全国前列。我认为,接下来,上海应该发挥所长,持续对标对表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开展新一轮压力测试,把先进的国际经验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上海拥有国家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建议这些基础设施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研究,特别是在临港新片区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加快建立数据授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产权运行机制。在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基础上,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合理流动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