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 打造创新策源“核爆点”

2024-01-23 08:08:3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邓贞 严曦梦

  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为契机,在上海交通大学,越来越多教授走上了创业之路。

  “2023年上半年,先后有21家上海交通大学相关医疗企业完成融资,融资总额近100亿元。6家上海交通大学相关机器人企业完成融资,融资总额数十亿元。截至目前,学校教师直接持股的科创企业163家,总体市场估值超1200亿元,15家准备申报IPO。”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透露。

  朱新远介绍,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开展有组织科研,实施“交大2030计划”等支持基础研究创新项目,以科技赋权改革支持教授创业,以基金助力教授创业成果融资打通成果转化环节,起步于基础研究再以硬核成果创业,初步构建了一条“从0到1到10再到100”的科技创新生态链。

  探索构建成果转化全链条生态

  上海证券报:科研成果“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这三个阶段中,各阶段的难点是什么?上海交通大学是如何解决这些难点的?

  朱新远:科研成果“从0到1”,重在基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打造“三区模式”:面向战略导向,建设体系化研究的“集中区域”;面向前沿导向,建设原始创新探索的“自由区域”;面向市场导向,建设产学研用开放合作的“融合区域”,加快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概念验证是跨越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死亡之谷”的关键一步,也是科研成果实现“从1到10”的必由之路。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推进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和未来产业园建设。探索政企共建模式,形成“技术研发—技术评价—示范应用—投资加速—产业化”等全流程服务体系,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

  科研成果“从10到100”则聚焦科创环境,探索构建成果转化全链条生态。上海交通大学与政府加强协同联动,利用环校区的“大零号湾”资源集聚优势,按政府主导、高校支撑、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思路,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园”一体化、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多方合作建立资本“活水池”

  上海证券报:“交大系”企业枝繁叶茂,成为资本市场一股重要力量。在推动科创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如何发挥资本市场力量?

  朱新远:高校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较大压力,突出表现在后续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为此,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探索校地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力量,建立“活水池”,有力促进高校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同时,学校依托大学科技园、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安泰管理学院,与政府、园区、金融机构等连续开展多项合作,助力成果转化。

  一是完善政策文件支撑体系。上海交通大学与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产校融合优势,由地方政府出台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持政策,安排预算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是巧构组合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上海交通大学积极争取上海市支持,与临港新片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探索利用多渠道资金,接续支持高校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瞄准转化痛点,畅通投资渠道。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南滨江投资公司联合保利资本、金茂资本等投资市场头部机构组建“科技及产业创新中心”,并成立“科创产业投资联盟”。

  四是健全服务体系,提供战略咨询。上海交通大学与证券公司、社会化机构展开合作,在股权债券融资、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等方面,为高校成果创办的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和个性化的服务。

  紧扣国家战略打造下一个“核爆点”

  上海证券报:上海提出,打造具有创新策源意义的“核爆点”,源源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科研领域出发,您认为下一步的“核爆点”在哪里?

  朱新远: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下一步的“核爆点”应是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与国家战略目标息息相关的科研领域。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推动下,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积累了很多科研成果,但总体而言,这些科研成果还难以破解“卡脖子”问题。这是因为高校的科研创新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没有很好地衔接。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和企业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合作关系,高校要有主动对接企业实际需求的意识,企业也要对高校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给予更多信任。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校企联合开展深度合作破解“卡脖子”问题进行引导与支持。鼓励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高水平、深层次合作攻关,促使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通过重大项目攻关、高水平基地建设等方式,形成产学研融通发展的格局,设立高校和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基金等。

  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情况来看,站在新起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持续筑牢基础研究和人才基础:

  一是充分发挥创新资源聚集、基础研究深厚、交叉平台广布的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前沿科技发展为引领、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开展集成性、系统性的有组织科研攻关。

  二是充分尊重基础研究科学规律,针对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特点,构筑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文化和科研生态体系,选拔并长期支持一批优秀科学家“提出真问题、真解决问题”,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长期稳定支持创新思维活跃的优秀人才团队,力争形成高水平、标志性、有影响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