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累计截获有害生物8.2万种次!上海海关筑牢检疫防线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2024-01-30 11:31:01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宋薇萍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记者1月30日从上海海关获悉,近年来,随着上海口岸对外经济不断发展,国际人员交流日益密切,外来生物跨境入侵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给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威胁。上海海关立足全国最大口岸城市,坚决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做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持续开展国境口岸病媒生物监测,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

  2023年,上海海关累计截获有害生物8.2万种次,非贸易渠道截获禁止进境动植物360种次,开展国境口岸病媒生物监测发现病媒生物1.5万批次,截获输入性病媒生物547批次。

  鼠辈,哪里逃!

  近日,一批进口诺贝松枝引起了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以下简称“洋山海关”)关员的注意。结合境外传染病风险、病媒生物流行传播趋势、进境植物产品种类、来源地、装载情况、历史疫情截获等信息,洋山海关关员初步研判认为,这个冷藏集装箱隐匿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比较高。开箱查验时,海关关员对货物内有害生物携带情况进行重点查检,在托盘底部的地板凹槽内发现了疑似鼠类动物尸体。

  上海海关病媒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截获小鼩鼱开展病媒生物形态鉴定

  经实验室形态与分子鉴定,该动物为鼩鼱科鼩鼱属小鼩鼱。“小鼩鼱生活在针叶林和高海拔的多岩石生境,以节肢动物和甲虫为食。鼩鼱物种确定主要依据其外形及头骨量度指标,是多种病毒病菌的储存寄主。”上海海关病媒生物鉴定专家邓耀华博士介绍,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此次截获的小鼩鼱经检测鼠疫杆菌、汉坦病毒、巴尔通体、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和伯氏疏螺旋体均为阴性。

  “入境检疫环节是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的根基和命脉。一旦发现入境货物中藏匿外来病媒生物,就必须对该批货物实施除虫、消毒等卫生处理措施,并对处理过程开展监管,严格防范外来病媒生物入侵风险。”洋山海关查验三科科长虞天华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植物产品进境种类及原产地的不断丰富,洋山海关运用风险管理和分类管理机制指导检疫工作,根据不同国家、不同产品、不同季节等因素进行动态风险分析,严格审核进境植物产品的植物检疫证书、原产地证书等,加强与实验室的沟通协调,提高检疫工作针对性,增强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识别鉴定能力。

  火眼金睛识虫害

  除了一般贸易渠道,进境寄递和携带物品也是外来物种入侵途径。日前,上海海关所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以下简称“浦东机场海关”)关员在对一架次入境航班开展监管时,发现一名旅客携带的手提行李机检图像异常,存在携带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嫌疑。现场关员随即实施拦截,经过彻查,发现其包装袋内有山竹、龙功果等水果,且水果内有活体昆虫爬动。经捕捉清点,共捕获疑似蚂蚁、鼠妇等各类活体昆虫49只。目前,截获的动植物产品及其携带的昆虫已在海关关员的监督下全部销毁。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的空港口岸之一,浦东机场海关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以智慧海关为抓手推进现代化海关改革,实现通关和管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严守国门生物安全。2023年,浦东机场海关截获有害生物3740批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221批次,开展国境口岸病媒生物监测52批次,捕获病媒生物4023只。

  普法宣传走在前

  上海海关在切实履行口岸监管职责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国门生物安全领域常识普及和法律宣贯力度,凝聚社会合力共筑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1月24日,上海海关所属黄浦海关青年志愿者赴上海市实验小学开展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活动

  1月24日,上海海关所属黄浦海关青年志愿者走进上海市实验小学,为参加爱心寒托班的同学们送去国门生物安全知识。海关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动画,向同学们讲解了国门卫士如何“守国门、促发展”,什么是生物安全,购买异宠有哪些危害,为同学们带来一节妙趣横生的国门生物安全科普教育课。

  “八五”普法以来,上海海关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系列宣传活动超过130次,直接受众7.1万人次。2023年,前往上海市12个区24所学校开展“国门安全进校园”活动,覆盖超3500名师生。2024年寒假,上海海关还将面向中小学生、市民朋友组织开展超过20场国门安全公益课堂,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态安全理念,夯实维护国门生物安全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