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观察家 |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2024-02-23 08:10:3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 徐 策 梅 怡

  □ 2023年,我国“三农”各项工作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态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巩固增强,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稳步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三农”工作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 下一步,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夯实三农“压舱石”,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一是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底线;二是加快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三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是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2023年我国“三农”各项工作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态势

  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稳步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巩固增强

  1.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一是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增长1.3%。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下历史新高。二是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生猪产能保持稳定。2023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142万头,产能较为充裕,后期市场供应有保障。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水果供应充足。

  2.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一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23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多数省份粮食增产。2023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粮食增产。其中,新疆增产61.1亿斤,山东、吉林、四川、辽宁、内蒙古、安徽等省区粮食增产均超过10亿斤,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达到73%以上。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一是耕地保护持续强化。2023年,我国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国耕地总量连续第三年净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2023年四季度,中央增发1万亿元国债陆续落地,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第一批项目下达地方,支持规模达到5400万亩。二是种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来,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目前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三是农机装备补短板取得突破。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电驱式精量播种机成功量产应用,再生稻收获机、油菜移栽机等产品基本成熟。产业应用从主要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过程延伸,由粮食作物向棉油糖、果蔬茶等经济作物扩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初加工业、设施农业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拓展。

  (二)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稳步发展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稳步推进。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10月末,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6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全国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三是乡村休闲旅游快速恢复。《携程乡村旅游振兴白皮书(2023)》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乡村旅游订单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64%。四是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一批优质农特产借助淘宝、抖音等直播电商平台提升多维度曝光度及影响力,农村电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五是乡村富民产业带动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高于城镇居民4.8%的增速水平。

  2.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超过90%;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二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8万公里。截至目前,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等“三通”目标全面实现。

  3.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一是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推动扩大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运用覆盖面,总结推广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做法,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二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创新农民体育发展形式,乡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鼓励开展乡村篮球赛、健康跑等富有农趣农味、体现群众特色的农民体育活动,超5亿人次直播观看全国“村BA”决赛,全网曝光量超400亿次。

  (三)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

  一是监测帮扶措施精准有效。截至2023年9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二是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按照巩固发展一批、升级发展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的要求,指导各地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帮扶产业发展。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已达到60%。三是就业帮扶任务超额完成。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3297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77.8万人。四是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东部8个省市向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31.9亿元,县均投入5187万元,动员社会力量捐助款物28.5亿元,协作双方互派党政挂职干部3045人、专业技术人才2.5万人。

  二、2024年“三农”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三农”问题仍然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短板、难点和重点,当前我国“三农”工作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一)各项生产要素投入保障持续增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实力

  我国在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各方面的资源要素供给都在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地区倾斜。在农业人才要素方面,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220万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覆盖率达到83.6%,带动乡村就业超过3400万人。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素质农民中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分别比2021年提高了6.64和3.46个百分点。在农村金融支持方面,截至2023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6.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16.8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更多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科技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农业生产注入新活力

  一是数字乡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数字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全国大田种植信息化率达到21.8%,一些地方实现了耕种管收全过程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作业;生猪和家禽养殖信息化率分别达到36.9%、36.4%,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日益成为规模养殖场的标配。“数商兴农”等工程扎实推进,有力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农村电商发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二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助力加强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化,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工程建设投入持续加码,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正在形成,乡村生态产业链条逐步健全,这些都将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三)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格局逐步完善,城乡融合扩大乡村振兴潜力空间

  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上升阶段,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6.16%,与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水平相比,还有提升空间。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进,加上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等新趋势的出现,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县域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产业吸纳就业空间能力,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巨大空间潜力。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加快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持续增加农村民生投入,随着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逐步下沉,乡村地区薄弱环节补短板步伐加快,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城乡融合将逐步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完善乡村振兴整体体系和体制机制。

  但也要看到,近几年,受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日渐频发,以及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应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剧,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仍然较多。我国虽然打赢脱贫攻坚战,但部分地区脱贫产业实际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在当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地方财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任务依然较为艰巨。从国内农业生产看,我国在耕地、种子、农机装备等关键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矛盾依然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后期管护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内育种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在种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原创性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国内种业缺乏领军龙头企业、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育种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许多难题亟待攻克。同时,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亟待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层次仍然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载能力不足。未来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三、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任务方向,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下一步,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夯实三农“压舱石”,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一)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底线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压实各地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在保耕地数量的同时,着力提升耕地的质量,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粮食产量。抓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和提升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两个积极性”,以补贴政策来平衡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比较效益,以逐步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主产区在抓粮经济上得实惠。

  二是在种业振兴、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持续发力。更好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显著提升企业在农业科技项目形成、组织和资金配置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在种业方面,加快推动头部种企资源整合,鼓励种企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资源,进一步提升种企集中度,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优质的品种助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农机装备方面,聚焦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等薄弱环节,将相关研发项目纳入国家重点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推动科研院所与农机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继续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置应用技术先进、好用耐用、价廉质优的高质量农机产品。加快推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农机辅助驾驶系统、农机作业监测终端等智能化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巩固提高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质效。一是继续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在个人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筛查预警等常态化监测渠道的基础上,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平台,及时发现和化解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不断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稳岗就业帮扶等政策落地落实。继续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促进协作双方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更加注重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引导推动更多资源聚焦到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

  (二)加快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一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工业化理念、现代化装备、多样化商业模式,促进农业与加工制造、电商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近年来,多地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累计建设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80个,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集群达到139个、超500亿元的集群有14个、超1000亿元的集群有3个,未来还需要继续做好平台载体搭建,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提升“土特产”的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聚焦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经营主体,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养和创业支持,加强能力建设,增强支撑产业功能,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继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

  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一是继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不断巩固“菜篮子”产品保供基础,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动各地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强化产销对接,引导主产区与大中城市建立稳定对接关系,健全跨区域联动保供机制和滞销卖难应急处置机制。持续生猪产能调控政策,坚持生产调控与市场调控“双管齐下”,精准开展生产预警引导,推动生猪产能稳定在合理水平。二是着力拓展开发食物资源。“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农林牧渔并举,不断拓展农业发展广度、深度。从发展趋势看,未来食品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大食物观”为未来食品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需要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数量上保障食物供给,在质量上提升食品的功能与营养,以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纳米技术等为技术基础,加快推动食品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系统化产品制造、产业链技术集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实现食物来源多元化。

  (三)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就是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2.全面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三大重点任务”。一是聚焦富民产业助推乡村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与文化、教育、商贸、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进而延长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持续推动乡村富民产业稳定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释放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民生事业建设。加快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努力补齐交通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短板。合理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强化乡村治理改进创新。强化基层创新,协调好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鼓励乡村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公共事务,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善治乡村。

  (四)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振兴乡村。顺应农民工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趋势,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提升县域产业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优势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电子商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向集约、高效、绿色转型发展,促进县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质增效。二是完善县域综合服务体系。顺应县城和村镇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加快补齐短板,统筹推进县域城乡道路、市政、管网、数字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强化县域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普惠共享,探索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多元化运营机制。

  (徐策工作单位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梅怡工作单位系中国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