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五大金融是通往金融强国目标的关键路径

2024-03-08 08:23:3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范子萌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 王俊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五大金融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也为下一步监管工作,特别是监管更好地引领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动力。”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重点分享了他关于五大金融的思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大金融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互相呼应。

  王俊寿关注到,金融作为高频词之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20多次,强化了金融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金融自身的五篇大文章做好了,能有效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进一步提升,而且,金融真正参与国际竞争的底气也更足了。五大金融是当下沿着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奔向金融强国目标的关键路径。”王俊寿说。

  一一拆解来看,王俊寿认为,科技是未来金融业角力的主战场之一,金融机构要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的第二增长曲线。在这一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拿锤子找钉子”,而应结合科技企业的产业生命周期、风险特征以及自身风险偏好,量身定做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打造适合科技产业的经营模式和理念。

  在王俊寿看来,未来科技金融发展的一个理想图景是,在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当中,金融力量能够有效对接需求。这也意味着,在企业发展的不同周期,创投、投行、商业银行等不同特点的金融服务能够“接力棒”式对接,使得企业需求与金融服务能够实现无缝衔接、畅通运转。

  提及绿色金融,王俊寿认为,绿色是金融业的底色。一段时间以来,绿色金融方兴未艾,各类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信贷、绿色理财、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绿色票据等产品如雨后春笋,但漂绿、洗绿,甚至刷绿行为层出不穷。

  监管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监督规范作用。王俊寿介绍,监管部门通过对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产品开展随机穿透式检查,能够透视其“含绿量”,以此倒逼金融机构做真真正正的绿色产品和绿色金融的践行者。“希望通过监管引领以及随着行业自身对绿色金融理解逐步深化,绿色金融的‘含绿量’能越来越高,相关产品和竞争力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王俊寿说。

  聚焦普惠金融,王俊寿认为,普惠金融的下一步在于更好地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核心是要坚持“服务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益递增”的终极目标,确保普惠金融能走商业可持续的路子。

  王俊寿认为,普惠金融覆盖面很广,包含小微民营企业、新市民、长尾客户等。针对这些客群,过往传统金融较难触达。现在要做的是,打通堵点和痛点。

  如何疏通?“各家金融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时候,要避免大而全,注重专而精,甚至小而美,找准自身的发力点和目标客户群,把特色化和差异化体现出来。”王俊寿认为,这是普惠金融的精髓。

  养老金融依然是一片蓝海市场。“养老产业是银发经济,其中蕴藏着金色的机会。”关于养老金融,王俊寿认为,市场机遇、发展潜力很大,但市场建设需要双管齐下、软硬兼施。

  具体而言,软件方面,各家金融机构应不断迭代金融服务理念、创新金融产品和经营模式。产品供给上,着力打造覆盖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养老信托、养老金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多层次的养老金融保障体系。硬件方面,传统金融机构要进行适老化改造。

  尤其是,对老年人理财产品业务的风险提示一定要到位。“买者自负、卖者有责,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王俊寿说,对老年人推出适老化产品并对其进行适当性管理,能够帮助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数字金融是数字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王俊寿表示。

  数字金融建设之风越来越热,行业当中的共性问题愈发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王俊寿举例称,当前行业内,数字金融建设存在“大干快上”、重复建设投入等问题。如果数字金融的底层支撑和保障力度不够,数字金融就是空中楼阁。

  在王俊寿看来,各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特点,量力而行:先做数字化改造,再做数字化改良,最后进行彻底的数字化重构。因为数字金融建设要兼顾多方因素,如需要通盘考虑底层算法、底层逻辑、算力、数字防篡改能力、金融伦理、数字鸿沟等,难以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