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正当时 奋楫向未来——海南以自贸港建设引领高水平开放

2024-04-13 10:1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亮 记者 黎灵希

  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项目 新华社图

  沙暖鸥翔,椰风阵阵;蓝海碧波,白帆点点。

  日历再次翻到了4月13日。2018年的这一天,国家赋予海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历史使命。

  6年来,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封关运作准备全面铺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海南持续向着更具活力的新征程阔步迈进。

  从“顺利开局”“蓬勃展开”,到“进展明显”“蓬勃兴起”,再到今天的“成型起势”,一个更高水平开放的海南自贸港,成为中国扩大开放、与世界共赢的生动注解。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当前,海南正统筹封关运作准备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开展封关运作各项压力测试,努力在高水平开放上提升“领先度”,在高质量发展上跑出“加速度”,在高品质生活上增强“感受度”,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向“前”

  走出一条“封关路径”

  4月3日凌晨,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配套项目建设现场,随着长180米、重24000吨的转体桥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身”,与集中查验场所附属专用通道完成对接,海南自贸港又一个封关运作项目控制性工程宣告取得突破性进展。

  过去一年多时间,类似的好消息接连从海南各地的建设现场传出:三亚机场国际航站楼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提前半年完工;儋州市10个封关运作硬件项目全部如期建成;海口海关智慧监管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海口海关植物隔离检疫中心文昌均已封顶……

  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一号工程”,关乎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和各界对自贸港的预期。根据计划,海南将在2025年迎来封关运作大考,迈入更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

  锚定目标,稳步向前。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2023年,31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33项政策制度设计加快推进,27项压力测试任务实质性开展20项。

  面对日益临近的时间节点,海南将2024年确定为封关运作的攻关之年。

  “攻关”,意味着封关运作的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这一年,海南将全面完成封关软硬件建设,同步对政策制度、封关设施、系统平台、管理能力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压力测试。

  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一鼓作气,越要坚定信心。4月9日举行的推进全岛封关准备工作专班第15次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进一步梳理完善“三张清单”具体任务表,定期更新工作进度,推进软件硬件建设相互协同、衔接顺畅,争取更进一步政策迭代。

  海南将尽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二线口岸”运行管理方案》报批出台,更好指导“二线口岸”软硬件建设和完善,组织“二线口岸”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的模拟演练和实战演练,对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评估总结,不断完善和优化通关业务流程。

  登“高”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加拿大巧克力品牌LATIO与海南结缘的第4年。从参加第一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到来海口江东新区设立加工厂,再到将实体店开进海口骑楼老街,4年时间里,这块小小的巧克力借助自贸港发展机遇,不断扩大自身的“甜蜜版图”。

  今年初,该品牌在海南的投资项目——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获批成为海南自贸港第二批“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扩区试点企业,将试用“加工增值30%内销免关税”政策。

  “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孟伟伟说。

  LATIO巧克力的“海南之旅”,亦是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有形,经营主体和群众得到实惠的一个有力例证。

  截至目前,进口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三张“零关税”清单政策,累计进口货值202亿元,减免税38.1亿元;“加工增值30%内销免关税”政策已扩大至海南全省重点园区,累计内销货值47.1亿元,减免税4.2亿元。

  一个个数字,彰显的是不断增强自贸港“磁吸力”。目前,外资入琼热度不断攀高,2018年以来,海南新设外资企业以每年65%的增幅持续增长,现在已经达6543家。

  一手搭建政策制度体系,释放发展红利;一手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截至目前,海南累计发布制度集成创新案例16批140项,其中11项向全国复制推广、6项得到全国通报表扬。

  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海南深入推进20条行动措施;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海南在认证认可、市场经营主体登记等领域先行先试;对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海南启动了编制数字贸易发展规划……

  以高水平开放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引领高质量发展,海南一直在路上。

  “海南推动建立健全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本质就是制度型开放。”海南省委书记冯飞说。

  下一步,海南将力争在绿色低碳、服务业开放、知识产权保护、跨境资金流动、执业资格互认、跨境数据流动这些领域取得更多进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追“新”

  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箭”指苍穹,逐梦航天。

  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站在文昌国际航天城产业服务中心顶层的观景平台远眺,海天之间,雄伟的发射塔架静静矗立。在中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上,几百名工人正奋战在工地一线,进行着4座避雷塔安装任务。

  “今年6月底,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将具备发射能力,投入使用后,一、二号工位每年可进行32次发射,届时中国商业航天将进入‘文昌时间’。已经有很多商业航天企业跟我们联系了。”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强表示。

  从文昌沿着海南环岛高速一路南下,在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一个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深海科技孵化基地正拔地而起。这里聚集了千余家高技术企业,重点发展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深海养殖等产业。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科考船等一批重大深海装备先后在海南落地和运行,助力我国近3年的载人深潜潜次占全球半数以上,其中万米深潜次数和下潜人数稳居世界首位。

  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南”——202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出“向海图强”的强音。

  不久前,一批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培育的田菁种子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出发,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这批穿越大半个中国的种子,将播撒在盐碱地里,帮助解决内蒙古当地的牧草紧缺问题。

  身处热带,因地制宜,“向种图强”是海南必须要牢记的嘱托和使命——全国主要农作物品种中,超过70%的都是经过南繁的培育。目前,海南集聚了2800多家种业创新企业,南繁种业的产值突破了120亿元。

  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商业航天——借助独有的温度、深度、纬度和绿色优势,海南正通过前瞻布局这三大未来产业,拼出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新图景。

  近3年,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落地为标志,海南的国家级科创平台数量翻番。海南研发投入达到新高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专利申请授权数增长2倍多。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增长75%,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3倍。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徐徐铺展。新征程上,发展引擎愈发强劲的海南,正朝着既定方向,奋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