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朱文彬)在广东国资的大版图中,深圳国资改革也占有重要分量,值得市场关注。12月9日,深圳国资委公布《关于2013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工作报告”),称2014年将加强顶层设计,继续提升出资人依法履职水平。根据出资人机构行权履责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拓展法律审核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同时,继续完善市属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出台新制度,并对现存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订不适应市属国资国企发展的制度。据悉,深圳新国资监管制度修订已经完成,将于明年出台。

  在证券化率方面,深圳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近期透露,深圳市属国资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3%,超过上海36%。

  深圳在国资改革方面,已经积累一定经验。据介绍,一是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20家直管企业中,有11家企业通过国际招标招募、债转股、引入优秀民营战略股东等方式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9家,剩余的9家独资公司中有5家90%以上的核心资产和业务均在所属的上市公司和股份公司,纯独资公司仅地铁、免税、粮食和远致4家,主要承担政策性业务和平台功能,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二是着力打造公众上市公司。目前,市属控股上市公司22家,燃气、能源实现了整体上市,初步达到了以《上市公司准则》和社会公众等外部约束来提升治理水平的目的。三是实现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全覆盖。外部董事超过2/3,一批来自境外资深专业人士、央企高管以及金融、证券、法律等优秀人士成为市属国企外部董事,经理层考核权、副总选聘权等权限也相应地下放至企业董事会,过去董事会“一言堂”局面得到改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初步彰显,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在深圳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

  深圳国资委透露,下一步,深圳市国资委将进一步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力求“四大转变”,国企运营做实“一体两翼”,努力实现履职思维从强调监督向与服务并重转变,履职思路从习惯单项突破向系统规划顶层设计转变,履职重点从偏重产业发展向与资本运作并重的“双轮驱动”转变,履职方式从偏重行政手段向更加注重市场化引导转变,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打造充分发挥“三性”作用,以基础性产业为主体、金融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市属国资特色产业体系。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着力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大力推进监管运营市场化、加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通过推进国资立法,创新形成权责法定、与市场接轨、类企业管理模式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对投控、远致、地铁和特区建发等履职平台进行功能梳理和职能优化,做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不断健全完善有深圳特色的混合型国资监管运营体制。

  政策方面,《深圳市属国资系统布局优化与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方案》将适时出台,推进资源向特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一是有效整合资源,加大产业整合和同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退出无效低效资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企业归核主业发展;二是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加快推进IPO,继续推进企业整体上市,创新融资途径,推进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三是着力做好产业基金的募集与运营工作,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群的功能作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投资“两翼”发展,培育新的国资利润增长点;四是加快外溢发展,支持优势国企重点关注国内其他城市改革中的并购合作机会,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圳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称,到规划期末,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达到7000亿元,净资产达到4000亿元,国有净资产达到2500亿元,与“十一五”相比,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增长质量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积极参与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利用政府准公共性资源,发挥市属国资国企市场化运营优势,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多渠道融资,有效提高市属国有资本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深圳经济社会建设。争取推进更多的直管企业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整体上市或者核心业务上市,以较少的国有资本推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一步增强市属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带动力,实现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