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国企新一轮重组看门道

2014-03-12 07:42:39

  上海纺织旗下的申达股份要和盛大游戏“联姻”?近日,这一没有明确来源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昨天,上海纺织集团回应称此消息不实。该集团管理层表示,目前上海纺织集团与其他国有企业集团一样,正按照混合所有制等原则做改革方案,具体改革细节还没有确定。

  去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发布以来,涉及沪上国企股权变化、战略重组的大小动向,都比以往引起更大关注。城投、绿地、飞乐音响、东浩兰生以及陷入“绯闻”的申达等企业,均引起市场热议,新一轮资产重组背后究竟有什么新门道,能看出国资改革的哪些新方向?

  靓女先嫁示范效应可期

  当前几个较大的国企重组项目中,表面方向比较一致:基本上都是国有控股比例降低,引入外部的战略投资者;城投、绿地等企业引入的投资者都来自非公经济,以投资基金为主,总体体现出混合所有制、公众公司的改革方向。

  然而,在上海国资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股权转让,比过去有了更多涵义,显然不是简单地为“重组而重组”。上海国资研究院秘书长罗新宇认为,新一轮国资改革不可能是几家公司资产重组的“零敲散打”,投资者会关注其中的市场机会;但决策层会更关注资产重组在国资布局、企业治理等领域中,可以带来哪些和以往不同的东西。

  以申达股份为代表的国企,很可能成为新一轮改革中“靓女先嫁”的代表。长城证券分析认为,纺织服装行业作为典型的竞争性行业,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远高于整体市场,大量优质民企不断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行业内国有企业亦思想开放、改革意愿高。率先于纺织服装行业启动国企改革,所受阻力相对较小,兼有大量民营上市公司作为参照,改革成功率较高。

  市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申达是上海纺织集团旗下的优质上市公司,上海纺织在制定集团改革方案时,势必会用好申达这一 “良好平台”,以此发展混合所有制。

  这类企业的率先改革,可以给更多类似国企带来治理结构优化、激励机制突破的示范效益。比如,飞乐股份通过战略重组,形成国资、社会资本、个人持股的多元股权结构;作为A股市场上的“老八股”,重组后若能在公司治理、激励等方面形成成果,可以为其他国企提供用于借鉴的样板房。

  开门引资优化产业布局

  本月初,刚刚完成股权转让的上海城投则体现国资改革的另一目标:优化产业布局。本月初,上海城投控股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股份转让,弘毅基金将持有其10%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国资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国资委系统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而随着弘毅基金进入,上海城投控股“地产+环保”的发展路线渐趋明朗。市场人士指出,多年来上海城投主要是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国资集中在基建、地产等传统领域;城投的转型方向中,新兴环保产业比重将越来越大,投资基金可以为其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更大舞台和更强推力。

  新一轮国企重组中,引进战略投资者往往还伴随着增资扩股。绿地集团最近进行的增资扩股中,引入了非公经济战略投资者;国资股比重虽然降低了,但国有资本实际大幅增加。罗新宇认为,这种形式的国资改革,可以放大国资效益,增强国资实力和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