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西藏概念股投资价值解析
西藏药业201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将反转、未来成长空间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江维娜 日期:2015-08-24
公司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19.95%);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2440万元(+18.87%)。公司4128万元现金出售直接持有的本草堂51%股权。
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下半年有望改善
公司口服剂上半年销售收入4400万元(-4%),显示诺迪康销量并未出现增长。
这是因为康哲上半年与原代理商交接导致发货量较少。随着代理商库存下降以及交接完成,下半年诺迪康有望放量,预计能够完成全年800万盒销售承诺。
新活素样本医院销售增速放缓,随着该药招标谈判的推进以及康哲加大学术推广,预计西藏新活素全年能完成不超过3.5亿的收入(去年2.3亿)。注射剂由于丙戊酸钠降价导致整体毛利率下降,随着丙戊酸钠代工合同完成,该影响将解除,注射剂毛利率将回到历年平均水平。因此,诺迪康放量、新活素加速、以及毛利率回升将带动下半年业绩改善。
剥离不良资产、轻装上阵
本草堂13-14年销售收入1.05亿、1.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6万和12万元,盈利能力较差。本次以4128万元出售本草堂51%的股权虽然对合并口径下营业收入有较大影响,但对净利润的影响很小。公司本次剥离经营状况不佳的资产,有望轻装上阵聚焦自有产品的生产销售。
股权结构理顺、业绩增长空间大
目前康哲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6.611%),未来不排除继续增持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的可能。康哲看好公司产品潜力,未来可能在除药品外的大健康领域如医疗器械、医院、保健品、互联网医疗、新兴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
催化剂众多,业绩增长空间大。
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强、未来具想象空间;但短期估值过高需要时间消化和验证,调低投资评级至“增持”
公司重点产品市场潜力大竞争格局好,借助康哲的销售渠道业绩成长确定性高。
如果康哲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则有充分动力释放业绩并不排除与公司开展多方位的合作,未来催化剂较多,业绩增长空间大。但短期尚处于经营磨合期,业务释放需要时间,估值偏高也需要时间消化,投资评级从“买入”降低为“增持”。
梅花生物:业绩耀眼,寡头优势显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付生 日期:2015-08-14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营收61.59亿,同比增长33.56%;归股净利润3.38亿,同比增长155.29%;扣非后净利2.70亿,同比增长247.53%;EPS为0.11元,同比增长175%。业绩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
简评
证金成三股东,二股东完成增持,员工持股待落实,凸显价值
公司半年报披露,截止7月31日,中国证券金融有限公司在维护股市稳定期间,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已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累计持股8997.25万股,占比2.89%。
同时,第二大股东胡继军先生在8月初完成1.3%的股份增持,共计买入3.6亿元,增持成本8.91元/股,承诺锁定期6个月。 根据前期公司发布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未来将有3.6亿的资金买入。种种迹象表明,公司内外的投资者都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公司在当前价格区间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生物医药是未来延伸转型大方向,业务布局提速
医药保健是国际氨基酸巨头(日本味之素、德国巴斯夫及荷兰ADM)当前主要的利润来源,也是公司转型赶超、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路径。
14年公司先后收购汉信医药和广生医药,近日公司向艾美生物转让汉信生物51%的股权,引入疫苗专业团队进行管理经营,未来疫苗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会大幅提升;同时,广生医药是国内空心胶囊龙头,目前正紧锣密鼓的登录新三板,将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普鲁兰多糖相关业务引来资本活水。
公司手持充足现金,或为持续并购做准备,未来想象空间很大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13.37亿现金,7月公司出售汉信生物51%股权获得3.37亿,并发行规模为15亿的公司债。除去短期债务偿还,公司手中资金依然充裕,考虑到公司现金流良好,这些举动或是在为未来继续开展产业并购做准备,想象空间很大。
人民币贬值利好公司出口业务 近日人民币出现一次性较大幅度的贬值,虽不直接影响公司以本币计价和结算的产品出口,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司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收入比重25%以上。 上半年味精量价齐升,全年板块盈利将超预期。
经历去年11月至今的多次提价后,目前味精市场报价已涨至9000元/吨以上,主订单均价在8500-8600元/吨。假定下半年不再提价,全年均价预计在8600元/吨左右,同比上涨13%。同时,由于行业去产能和市占率提升,公司寡头优势已经凸显,上半年味精销量超预期,内销大包味精销量同比增32.25%。预计全年味精销量将达70万吨,同增29.6%,味精板块的盈利将超预期。
养殖业步入高景气,将带动氨基酸用量增长、价格回升。
二季度,新一轮猪周期推动猪价快速上行,目前猪粮比已升至7-8的高景气区间。鉴于养殖盈利恢复、养殖结构更趋于规模化,饲料配方技术提升将带动氨基酸需求回暖走强。
由于国内赖氨酸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预计下半年赖氨酸价格仍不会出现明显上涨。上半年赖氨酸亏损1.5亿左右,下半年预计能扭亏实现微利。
苏氨酸是饲用氨基酸新贵,由于整体产能偏紧,价格向上弹性较大,预计全年价格中枢在14000元/吨左右。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的短期逻辑在于产品价格逐年提升带来的业绩稳定增长,而中长期则看好公司在下游产业的并购和拓展。公司拥有充沛的资金和完善的管理团队,以及兢兢业业、扎实做事的企业文化,对这样的公司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大胆在安全价格处买入。预计15-1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21.75、150.51和179.73亿元,EPS分别为0.36、0.51和0.77元,对应估值为28、20和13倍。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5元。
西藏珠峰:低估值的西藏龙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巨国贤,宋小庆,吴怡平,陈子坤 日期:2015-08-06
事件。
公司今日发布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核准公司向塔城国际等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
安全边际高。
公司承诺塔中矿业15-17年盈利为3.9亿元、5.76亿元和5.76亿元,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目前塔中矿业回收率不到80%,随着生产工艺的完善,回收率仍有提升空间,公司盈利能力将显著增强。从行业层面来看,我们认为随着全球主要锌矿的关停,预计锌价将处于上升趋势。在公司生产水平的提高和锌价的上行双重影响下,预计未来公司铅锌矿业绩有望超预期。
此外,公司管理层从05年就开始在塔吉克斯坦进行矿产资源合作,至今已有10年,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同时塔中矿业为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工业企业,在当地资源领域有较大的话语权,伴随我国一路一带的大战略,预计公司将以整合塔吉克斯坦的矿产资源为起点,不断其他中亚国家辐射。
工业园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塔中矿业与西藏珠峰控股股东共同投资的中塔工业园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该园区已于14年奠基,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园区以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为主,未来结合产出的副产品将延伸至化工、建材等综合加工产业链。工业园区建成后,公司将通过出租土地、出售其他进入园区内企业所需原副材料等方式实现收益,预计工业园区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给予“买入”评级。
考虑到摊薄股份,我们预计公司15年、16年和17年EPS 分别为0.6、0.87和0.87元,对应PE 分别为38、26和2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金属价格风险,新矿建设低预期。
奇正藏药:业绩符合预期,向疼痛一体化解决方案领域拓展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平祝 日期:2015-08-24
核心观点:
1、事件
公司发布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073.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9%,实现营业利润16,588.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226.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5%。实现EPS0.38元。
2、我们的分析和判断(一)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药品业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分产品看,公司贴膏剂实现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16.77%。软膏剂实现收入4461万元,同比增长22.39%。丸剂实现收入660万元,同比增长10.52%。
药品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基本符合预期,主要是公司在中大医院、基层、零售各业务线加大了终端开发力度。2015年上半年公司基药销售增长达到32%,零售增长达到35%。预计公司药品下半年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
中药材实现收入3894万元,同比减少2.89%,与2014年(-48.72%)相比增速有明显改善。目前公司核心品种枸杞在销售结构中已占有绝对优势,冬虫夏草的比重大幅降低,预计下半年增速有望实现加快增长。
三大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二)积极推动“一轴两翼一支撑”战略,从消痛贴膏向疼痛一体化解决方案领域拓展。
公司积极推动“一轴两翼一支撑”战略,目标在未来3年,借助核心产品消痛贴膏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从消痛贴膏产品销售向疼痛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拓展。
2015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围绕为消费者提供疼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目标制订了“消痛家族”的产品组合规划,为疼痛患者提供组合的解决方案。其中奇正消痛管家微信平台自去年年底上线以来,已吸引了逾万名店员参与互动。
3、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15-2017年EPS 分别为0.71、0.85、1.01元,对应PE 分别为57、48、40倍。我们认为公司在藏药方面有绝对优势,业务稳健增长,公司计划打造疼痛一体化解决方案。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主导品种招标降价风险,药材业务受价格波动的风险。
西藏矿业:锂业黑马,资源为鞍,管理为缰——产能升级加速扎布耶盐湖资源优势向业绩转化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糜怀清 日期:2015-03-17
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资源开发合作加速,扎布耶锂业合资方技术与需求 俱备,盐湖资源优势将加速向业绩转化。预计2014 至2016 年EPS 分别为-0.20/0.12/0.30 元。参考锂电产业链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15 年6.4 倍PB,目标价22.87 元,空间30%,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资源优势和主业复苏支持锂资源开发。公司扎布耶盐湖碳酸锂储量180 多万吨,年结冰日220 天利于分离芒硝,年平均蒸发量2514mm 结合太阳池工艺利于分离碳酸锂,镁锂比小于0.02 利于提纯,是国内最优质的盐湖锂资源。公司当前一期产能为碳酸锂8000 吨/年,2013 年产量仅3000 余吨,一旦技术突破,二期18000 吨/年有望投产,将使得碳酸锂吨成本从目前的4 万元降至1.6 万元,成本将媲国外盐湖巨头。
管理改善加速盐湖提锂产能投放和业绩贡献。受限于提锂技术,公司锂盐产能投放进度缓慢。但是我们认为,西藏矿业未来锂资源开采将加速:
1) 提锂技术改进突破产能投放瓶颈:2014 年9 月与天齐锂业达成的合作或取得进展。天齐锂业为矿石提锂龙头,拥有丰富的锂资源分离经验。双方合作将突破碳酸锂产能升级的技术障碍,参股方比亚迪亦能协助电池级碳酸锂试样和加速达产。
2) 配套设施持续推进:盐湖配套光伏电站于2014 年3 季度开始建设降低能源成本。受益于“一带一路”,西藏能源和交通设施建设将利于公司项目建设和矿石外运,区位瓶颈或将破除。
催化剂:技术取得进展,二期项目投产加速。
风险提示:技术问题得不到解决。
西藏城投:东“烯”既驾,初露峥嵘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苏雪晶,陈慎 日期:2014-09-22
地产+资源产业架构初现:公司2009年借壳上市,转型为以旧城改造和商品房建设为核心业务的地产企业,并利用西藏资源开始布局矿产领域,成功搭建地产+矿产的产业框架,同时公司锂电池下游应用已经开始初露峥嵘。
地产:深耕上海核心,兼具保障和成长:公司当前在售项目业态丰富,包含高端住宅、普通商品房、保障房和产业园区,如果泉州项目及西安项目顺利推进,公司权益项目储备将超过100万平米。作为闸北区国资委旗下唯一地产平台,公司有望依靠资源禀赋获取优质地产资源,且随着开发经验的丰富和改良,公司有意向将地产业务向其他城市和地区拓展。
矿产:碳酸锂产能瓶颈突破提升估值空间:公司目前控制西藏龙木错盐湖矿区以及结则茶卡盐湖41%的权益,两个盐湖碳酸锂储量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整体盐湖开发工艺路线已经确定,金昌一期项目即将进入产能释放阶段,未来逐步达到5000吨的年产能,产能释放已经箭在弦上。碳酸锂工业化同时,公司和甘肃省金川集团等下游企业开展合作。目前金川集团正在其兰州科技产业园建设电池新型生产线,公司作为其未来主要碳酸锂提供商,碳酸锂产品需求将得到高度保障。
资本与技术嫁接打通锂产业下游应用:13年公司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共同进行新型超级电容器用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的宏量制备技术开发。碳纳米管是一种理想的电双层电容器电极材料,存在巨大商业价值。目前主导项目研发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飞是国内碳纳米管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在该领域贡献卓越,拥有30余项专利,在其所领导的国内一线团队推动下,当前公司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的技术开发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做好了工业化的准备,目前正准备在北京怀柔建设厂房进行中试准备,预计未来产品产能达到2吨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开发完善,产能远景目标为百吨级。
首次给予“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西藏资源禀赋优质,经过多年孕育,正将迎来资源优势的高速释放期,预计公司14- 15年EPS分别为0.10元和0.30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华新水泥:需求低迷收入业绩下滑,关注海外及西藏产能布局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超 日期:2015-08-24
事件评论
需求低迷,业绩大幅下滑。上半年公司上半年收入64.5亿元,同比下滑11.2%,主要仍是区域需求制约价格低迷:上半年水泥熟料产量2329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价格看,中南区域水泥均价同降57元至311元;而公司吨收入同比下降39元至277元,吨成本下降12元至213元,吨毛利下降27元至64元,吨费用下降3元至61元,最终吨净利下降21元,降至6元。单季度看,公司Q2吨收入251元,同比下降63元;吨成本193元,下降22元,吨毛利58元,同比下降41元;吨净利8元,同比下降26.3元。
供给冲击近尾声,期待需求弹性释放。目前华中地区供需格局相对乐观:1、供给端看,15年华中就4条线投产,两湖地区产能冲击分别为1.7%、2%,逼近尾声。2、需求端看,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都是需求增长的大引擎。3、就当前盈利看,中南也好于其他地区:1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总利润133亿元,中南和华东分部为75、77亿元,各占比半壁江山。
布局海外,“一带一路”先行者。海外市场是一块香馍馍,国内水泥企业走出去是市场法则必然:目前公司在海外有产线3条,投产两条,合计产能250万吨,静待逐步放量带来的高弹性。同时公司在西藏有3条产线,合计熟料产能150万吨,有望坐享今年区域主题。
环保业务:万事俱备,静等春风。预计15-16年EPS为0.24、0.28元,对应PE42、36倍,推荐评级。
海思科:整体经营平稳,仿制药陆续获批,海外并购有望成为未来亮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平祝 日期:2015-08-20
1.事件。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78%,实现EPS为0.20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主业经营相对平稳,仿制药陆续获批,创新药有所突破。
公司上半年经营整体表现相对平稳,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端增速及扣非后利润增速主要是受到政府返税减少的影响,扣除此项影响,估计净利润增速和收入增速基本匹配。
收入方面,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速较一季度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在一季度公司实现了部分原料药收入,而在二季度相比一季度缺少了此块收入,但从制剂端看,二季度制剂产品收入为12%,环比增速上升。另外,招标降价、医保控费等因素也影响公司整体收入增速。拆分产品线来看,小容量注射液同比下降1.64%,大容量注射液同比增长4.05%,冻干粉针同比增长27.64%。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归属小容量注射液,取得一定增长;转化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归属大容量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略有下滑,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价格方面有所下降,但销量有所上升,整体收入仍有压力,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Ⅶ)增速较好。
公司营业成本增速(12.75%)高于收入端增速,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产品结构调整原因,第二是与生产合作商的成品采购成本有所增加。公司销售费用方面,下降28.90%,主要由于营销推广费用减少所致。研发费用方面,上半年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跨期确认及材料费减少所致,但是从全年来看,公司整体研发费用预计比去年有明显增加。费用方面整体控制相对良好。
公司上半年仿制药品种获批方面表现良好,陆续获得了聚普瑞锌颗粒、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肠外营养注射液(25)、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多个药品的注册批件。
创新药方面也有所突破,公司在研的一项麻醉药项目(短效麻醉剂),在海外I期临床已经结束,下半年有望启动II期临床。公司创新药后续有系列品种,长期储备丰富。
(二)以色列项目有所突破,打通海外并购通道,未来有望成为公司发展亮点。
除原有药品业务外,公司根据年初制定的发展战略在医疗器械领域也取得了突破,通过以参股公司入股以色列MedicalSurgeryTechnologiesLimited公司,海思科获得了该公司研制的AutoLap腹腔镜手术用图像引导腹腔镜智能定位装置在中国的15年独家销售代理权。我们认为此次收购的意义不仅仅是获得了一项市场规模巨大的器械产品,更是打通了实现海外并购的一条通路,公司有能力在未来持续落地海外创新类器械项目。公司在海外有多个项目储备,均创新性十足,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并且仿制难度巨大,终端应用范围广泛,市场前景巨大,我们认为海外器械并购有望成为未来公司发展亮点。
3.投资建议。
考虑到行业招标降价、医保控费等政策因素及公司近期经营状况,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15-16年实现EPS0.46、0.53、0.60元,对应PE58、50、44倍,我们认为公司研发实力突出,已经获批以及即将获批产品储备丰富,受益于招标大年的来临。同时公司创新药研发进度与布局稳步推进。另外,公司资金实力较强,有外延式发展预期。通过外延式方式进军智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打通海外并购通道,未来有望成为公司发展亮点,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维持“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招标降价,外延式发展低于预期。
灵康药业:主导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占率居前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汤佩徽 日期:2015-05-21
事件:公司拟于2015年5月20日实施网上、网下申购。
投资要点
公司主导产品涵盖肠外营养药、抗感染药和消化系统药三大领域。截至2015年1月末,公司共计取得了84个制剂品种共180个药品生产批准文件,产品种类丰富,其中50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13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药目录,有27个新药品种和117个仿制药品种在申请临床批件或生产批件过程中。
公司多个主导产品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如肠外营养药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抗感染药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注射用头孢硫脒、消化系统药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在细分市场中份额均跻身行业前5位。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产品被列入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及海南省“高新技术产品”,注射用果糖产业化也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公司已构建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营销网络,与区域经销商建立有效的业务合作体系,产品覆盖超过3500家二级以上医院,已形成稳定的市场体系。
2014年公司实现收入5.76亿元,其中肠外营养药、抗感染药和消化系统药占比分别为37.70%、37.60%和15.84%。
化学制剂销售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公共医疗投入明显增加,居民受抑制的医疗需求正在逐步释放,推动了以化学制剂药占主导地位的药品市场容量扩大。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销售产值的增长维持了与医药制药行业基本同步的水平,年复合增长率为20.83%。
公司此次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药品物流中心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ERP系统建设等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将为公司新增年均利润27184.83万元。
合理价值区间为27.63-31.6元。假设公司此次发行6500万新股,按发行后股本26000万股计算,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0.67、0.79元,考虑到可比公司及子行业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35-40Xpe,合理价值区间为27.65-31.6元。
根据公司募集资金总额76050万元,新股按照6500万股计算,折合每股发行11.7元(以上价格按公司披露的足额募集资金计算)。
风险提示。(1)药品降价风险;(2)主要产品及销售模式变化的风险。(3)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