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政打击离岸空头 人民币第一波贬值浪退潮

2016-01-19 07:41:36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上周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混战”后,央行于上周末启用新手段——自1月25日起,对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机构存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遏制离岸人民币空头。最新数据显示,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590,较前一交易日上升了47个基点,创下了12月21日以来最大的上调幅度。该中间价与外汇市场前一天6.5867的收盘价相比,大幅上涨了277个基点。

  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探讨央行新政对人民币汇率未来的影响。

  加强对海外人民币控制权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解读上周末人民币新政?

  李慧勇:征收存款准备金是一个惯例,是无可厚非的,不用过分解读。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目前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推出这个制度,就说明它更多的是收紧人民币流动性,遏制做空,目标是稳定人民币汇率。

  新政是收紧人民币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工具。再结合前期由于离岸人民币紧张导致的利率高企,就形成一个组合拳,有助于稳定离岸人民币的汇率,进而缓解境内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

  邵宇:现在看来,对离岸人民币征收一定的存款准备金,被视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某种形式的管制措施。换言之,它就是“托宾税”的一种具体形式,或者说是“托宾税”的一种变种形式。

  可以看到,一些新兴国家,包括智利,最早尝试过用这种无利率准备金利率,来控制短期的资本流动。一般来说,这种方式多用于外汇存款。现在,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诉求,生成了一个离岸市场,离岸市场人民币也会被认为是广义外汇的组成部分。

  因为人民币面临贬值的压力,一种做空人民币的方式就是,在离岸市场借人民币,同时抛空汇率基金。如果执行上周末人民币新政,就意味着离岸市场一部分人民币会存放到中央银行,从而导致市场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人民币,或者说你要使用相应人民币的利息成本将上升。一旦利息成本上升,可能导致交易无利可图,增加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从而减缓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在我看来,此种方法应当说还是比较好的,它避免了回到以前采用比较简单的额度控制,或者说是直接命令停止交易的方式。央行用市场化的方式,主要通过宏观、审慎的参数调整,使得高速流动的全球资本短期移动的成本变得更高,使得短期的流动得到减缓。这应该是一种新的尝试,也就是说用比较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宏观、审慎管理,对资金的进入、流出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人民币第一波贬值告一段落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看待人民币18日走强的原因?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会是怎样?

  邵宇:央行在加大干预,增加了做空人民币、人民币贬值的成本,会产生一定的市场反应,这就是人民币短期走强的一个原因。加之央行其他方面的努力,我们觉得,短期对人民币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支撑。我们还必须留意1月份的外汇储备变化的数据,还有中美关于汇率的新的协商,或者中美一起共同来解决问题的意愿表达。这些会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产生相应的作用。

  潘向东:新政推出短期对稳定人民币肯定有些作用。我们对人民币的走势判断是,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相对稳定,中长期走势取决于经济能否逐步企稳。央行新政的推出导致海外人民币的供给减少,有利于人民币币值的企稳。

  李慧勇:央行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国人民币汇率已经对全球市场产生影响。美国开始关注人民币的持续波动,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在我看来,人民币汇率主要受到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美元走势的影响。目前为止,人民币走弱,说明中国经济面临一个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因为12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向下行,已经告诉我们这一点了。第二方面,市场普遍认为3、4月份美联储不会加息,这缓解了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第三方面,经过一个全面的换汇,基本上换汇已逐渐趋于理性化,换汇的冲击也趋于减缓,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减弱。

  人民币1月份以来的贬值,已经反应了最悲观的预期。上述一系列因素导致人民币第一次贬值告一段落。总体上说,人民币还是会保持弱势,但是会保持平稳,不会持续贬值,是贬值过程中的一次企稳。今年人民币,我们看在6.8左右。

  徐高: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看,央行通过保有对海外人民币的控制权,对离岸人民币施加影响力,使得人民币汇率平稳可控,符合逻辑。此次执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也许只是一个工具,后续还会产生其他加强对海外人民币控制权的工具。

  目前,国内的存准率还是比较高的,央行今后可根据海外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存准率调整,因为目前执行对境外人民币存款的存准率未必适应海外具体情况。未来不进行相应的调整,会对开展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沪港通等业务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