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闯关MSCI胜率大 存量博弈破僵局

2016-06-06 07:03:3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朱贤佳

  在高盛判断“6月A股纳入MSCI概率至少大于70%”后,市场彻底打破持续多日的“存量博弈”僵局:5月31日,上证指数大涨3.3%。此前,整个5月份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持续下降,回落到2014年底的水平,指数连续15个交易日微幅震荡。

  一根阳线能否彻底改变“信仰”?从目前各路资金潜入A股的热情来看,多头力量正在逐渐壮大。

  国际大行从理论上计算,全球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资金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今年6月,MSCI将决定是否将5%的A股市值(自由浮动调整后)纳入MSCI相关指数。按照5%的比例计算,如果成功纳入,将会有超千亿元的资金流入A股。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沪股通、QFII等场外资金正在陆续进场扫货。此外,有消息称,深港通渠道也有望在加速落地,为行情再添一把火。

  制度闯关基本完成

  一位接近MSCI的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在过去二度闯关中,中国方面已经与MSCI进行了多次路演,本轮中国方面更注重自身调整,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频繁与外界推荐国内A股市场。从目前监管作出的一系列安排可以看出,一些海外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MSCI似乎没有理由再次拒绝A股。”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SCI去年提出的三个问题已基本解决。针对外汇额度分配问题,今年2月外汇管理局发布规定明确,QFII基础投资额度按照资产管理规模一定比例计算,基础额度不超过50亿美元,超出基础额度可向外管局申请。对资本流动限制的担忧也基本清除。QFII新规允许开放式基金按日汇入和汇出资金。对于非开放式基金的收益,托管人需凭QFII的申请或指令以及投资收益专项审计报告等材料办理资金汇出。在受益权属界定方面,监管方面就QFII、RQFII名义持有问题进行了相关解答,这也消除了海外投资者在受益权属界定上的疑虑。

  此外,MSCI在2016年的市场咨询中还加入了两个新的问题:大规模主动停牌和反竞争条款。5月底,沪深两大交易所联袂发布有关上市公司停复牌的新规,严格控制停牌时限,并细化停牌期间的信息披露和延期复牌程序要求。此举被认为是为A股进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扫清障碍。对此,高挺指出,对大规模主动停牌监管层一直强调要规范操作,这不仅是加入MSCI的一项约束,也是国内A股市场的要求,同样在反竞争条款上作出改进也有很大的空间。业内诸多人士指出,这两项障碍清除后,对A股而言,纳入MSCI只是时间问题。

  上述问题逐渐明朗化也是高盛等投行大幅提高A股纳入MSCI概率的理由。花旗集团分析师孙贤兵日前在报告中指出,预计今年6月MSCI宣布将A股纳入其指数,实施将在2017年年中。在历经二度遭到婉拒后,今年4月,MSCI再次就是否将A股纳入其国际指数征询国际投资者意见,市场关注度骤然提升。瑞银、花旗、高盛最近发布报告均指出,对比去年,今年MSCI宣布纳入A股的可能性明显升高。

  资金加码路径清晰

  在市场横盘了15个交易日后,5月31日,上证指数突然大涨3.3%,成交量也明显放大至约6300亿元。种种迹象表明,外资正在加速流入A股,上述资金主要以三股势力为主,并同时扎堆在蓝筹股。

  沪股通账户开始活跃。5月底,沪股通额度使用了23%,是最近一个半月的最高值,之后沪股通使用额度增至29%,表明资金还在持续流入。从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可以看出,银行股以及券商占据了8席,低估值蓝筹受到青睐。

  几乎同一时期,南方A50基金获得20亿元(大约相当于2亿份额)大单申购。南方A50基金追踪的是A50指数,这个指数包含A股的50只大市值股票。2013年以来,南方A50基金的份额对于大盘表现出一定的领先性,特别是在2014年牛市启动之前的漫长筑底期,该基金就连续出现净申购,而到了牛市启动不久的2014年11月,该基金却出现大额赎回。目前此基金有18亿份,此次2亿份的申购量数额不算少。在港交所上市的广发国际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ETF成交量也激增。同时,境内投资者也加大了对A股相关ETF产品的关注,境内唯一一只跟踪MSCI中国A股指数的ETF产品——华夏MSCI中国A股ETF的成交一度放大了近20倍。

  此外,从QFII“入市”力度也可以看出外资对A股投资偏好逐渐回归。作为可以在中国A股市场投资的海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A股开户动向一直被视为外资“入市”风向标。前4个月数据显示,QFII在A股开户意愿较强。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QFII A股开户数在今年前4个月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前4个月,QFII累计新开A股账户49个,累计销户8个。去年同期,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1个和6个。另外一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QFII已经连续50个月在A股开户。同时,QFII在A股投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一季度末,QFII现身22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相比去年底,环比增加14%。从选择标的来看,业绩佳、股息高、估值低成为QFII选股原则。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境外有资金开始布局A股。而从买入的标的是大市值蓝筹股票来看,有可能是在布局A股纳入MSCI。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执行总经理杨德龙日前公开对媒体表示:“近期我赴美和多家华尔街投资机构交流,他们普遍倾向于A股今年6月加入MSCI指数。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旦MSCI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股市纳入其指数,都会给该股市带来不错的涨幅,甚至会改变该股市的投资理念和交易方式。中国台湾、韩国股市纳入MSCI指数后均出现大幅上涨,投资理念也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蓝筹股的估值明显提高。”

  然而,多家券商研究报告也提醒道:从短期来看,加入MSCI对市场情绪影响大于实质影响。韩国综合指数在1992年、1996年和1998年分别按20%、50%和100%的比例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韩国股市在1992年1月加入MSCI指数后,除了加入MSCI伊始资本流入短暂爆发,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资本流入并未显著提升,直到1995年后资本流入才明显增长。但从中长期看,加入MSCI后韩国的资本流动规模(流入和流出)显著扩张。分析人士指出,市场需警惕短暂提振后陷入下跌,尤其在市场底部逐渐抬高的时候,捡漏同时勿忘排雷。

  深港通预期有望兑现

  A股纳入MSCI指数预期急速升温,深港通作为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助推器”也备受关注。虽然目前官方尚未明确开通时间表,但从各方表态以及传递出来的信号来看,这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分析人士指出,和沪港通一样,深港通的实行将有助于吸收外资流入A股市场,改善A股与海外市场之间差异显著的估值体系,进而再度提升A股市场活力。多家接受采访的基金公司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尽管今年上半年行情的宽幅震荡令权益类发行遭遇空前寒流,但基金公司在沪港深产品布局上毫不吝啬。”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至少有近20家大中型基金公司提前开启“豪华阵容”,连发多只沪港深基金,瞄准三地受益标的进行灵活配置。面对沪港深的“金三角”投资机遇,前海开源、长盛、易方达、广发等多家公募接连发行沪港深基金,主打的是多元策略。第一只沪港深基金脱胎于去年。截至今年5月30日,已有20余只沪港深主题基金成立,另有7只沪港深基金在发或将要发售。

  上述基金合计涉及18家基金管理公司,前海开源准备充足。前海开源自去年9月起推出首只沪港深主题基金以来,至今已有7只名称上含有“沪港深”的基金问世,包括沪港深蓝筹、沪港深智慧生活、沪港深优势精选、沪港深汇鑫、沪港深创新以及刚刚开始发行的沪港深龙头精选、沪港深新机遇。

  此外,发行效率最高的当属广发基金。截至5月10日,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1只沪港深基金平均首募时间是34.55天,而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25天结束募集,首募规模5.8亿元,相当于今年来基金公司发行的沪港深主题基金平均首募规模的2.24倍。客户对于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将充分利用两地三个市场进行灵活配置的投资理念颇为认同,该基金投资于A股和港股通标的股票占基金资产的比例均为0-95%。

  机构表示,沪港深公募基金具备多项优势,该产品无需具备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资格、无需单独申请外汇额度、无需在中国香港开户、无需借助境外托管行和境外券商进行交易和结算、赎回周期远低于QDII基金,而且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低于主动投资的权益类QDII基金水平。

  6-7月,市场进入冲关MSCI指数以及等待深港通启动的关键时点。然而,MSCI指数配置的被动ETF基金需等到明年5月最后一个交易时间,才会选择配置部分A股;深港通方面,从时间节点来推测,宣布之后仍需3至4个月的准备时间,因此对投资者而言仍有充裕空间择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