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现问题“屡审屡犯” 国务院促各部门“限时按项逐条”整改

2017-07-06 07:24:4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钟尹

  “这次审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每年‘屡审屡犯’的‘顽症’。所以我们不光要对这些问题坚决整改,更要认真研究,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整改审计查出的预算执行等问题,推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此前,审计署公布了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指出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以整改推进放管服等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以整改为契机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营改增等改革措施落地,抓紧落实化解过剩产能、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和项目。

  近日发布的审计报告指出,营改增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如随着增值税可抵扣范围扩大,有的行业或企业出现增值税进项与销项税率倒挂,导致新增进项留抵税额超过销项税额,从而占压企业资金;由于向个人采购难以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些企业无法实现税款抵扣等情况。

  审计报告指出,“放管服”改革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但有些具体措施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譬如,至2017年3月底,电力安全培训机构资格认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认定等21项审批认证等事项未按要求取消下放;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审查等11项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事项下放或取消后,未能有效承接或监管未及时跟进。

  值得注意的是,审计报告指出,有些领域收费的种类较多、标准偏高,有的地方违规自行设立项目收费,或对明令取消、停征、免征的项目继续收费,或未按规定标准和范围收费等,审计发现此类问题涉及收费1.97亿元。在收费管理上,经营服务类收费目录清单还不够细化,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尚未建立完整的目录清单。

  不过,记者注意到,财政部于6月29日在官网上集中公布了中央和省两级收费目录清单,包括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三个目录清单。

  记者注意到,广东、湖北、北京、辽宁等12个省(区、市)没有出现在相关目录清单里。据悉这是因为这些省份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为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冯俏彬告诉记者,目录清单是我国减税降费的一个阶段性的标志。从清理、取消不合规的收费,到全国“一张网”的收费目录清单,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乱收费现象反弹,这也是我国减税降费的长效机制之一。

  加强监管“三公”、扶贫等经费

  “三公”经费广为社会关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也在持续压减。不过审计报告也指出,个别部门公务用车、会议管理和办公用房清理等工作还不够到位。

  如在公务用车方面,沈阳铁路监督管理局等38家所属单位未按期完成公车改革,海南省国税局等16家单位无偿占用或超编超标配置公务用车69辆、超预算列支运行费114.51万元。

  而扶贫资金出现一定程度的闲置。审计署指出,有119个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推进慢,其中84个县形成闲置资金19.54亿元,有6.23亿元闲置两年以上。资金日常监管还不严格,有96个县发生骗取套取、违规使用等问题297个、涉及扶贫资金3.81亿元。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向媒体表示,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方面,一个突出问题是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推进缓慢,被审计的158个县中,四分之三没有及时出台实施办法,或纳入整合的资金不完整,拨付不及时等,这反映出基层执行能力不强,缺少脱贫攻坚长远规划,扶贫资金规模加大后,还是按照原有的思路和方式管理项目,无法有效发挥资金作用。

  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和部门已追回或盘活扶贫资金6.48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认为,这次审计了158个县,占全国贫困县的比例还是很高的。这几年开展精准扶贫后,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有所改进,全国贫困人口下降速度加快,问题资金也明显改善,但要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还要不断改进扶贫和资金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