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战略政策体系成型 七项分类政策将出台

2016-05-09 08:18:30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

  中国证券网讯 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期将正式发布。《意见》针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制定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提出力争到2018年,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善。

  据经济参考报5月9日消息,辛国斌介绍,《意见》由工信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内容可以概括为“12337”,即围绕一条主线,打造两个平台,培育三个模式,增强三个能力,落实七项政策。

  “一条主线”是指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两个平台”,即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双创”新生态;“三个模式”,即支持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增强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三个能力”,即增强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解决方案、安全保障等能力,夯实融合发展基础,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七项政策”,指在体制机制、国企改革、财税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

  辛国斌透露,“七项政策”方面将具体包括:鼓励中央企业设立创新投资基金,引导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支持大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创新创意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结合营改增改革试点,支持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独立开展或与互联网企业合资合作开展新业务;充分发挥现有专项资金及设立基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在用房用地政策上,支持制造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开展“双创”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务、新业态。

  此外,辛国斌还透露,《意见》发布后,工信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细化工作分工,再出台一系列推动政策措施落实的配套文件和措施。《经济参考报》记者已获悉,根据工信部等部委的年度工作计划,年内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示范行动,确定60个以上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并将相关经验在有色、稀土、纺织、家电等行业试点推广。此外,工信部还将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推广行业应用,落实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推进纲要,加快5G、物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新型领域布局。

  对于即将发布的《意见》,辛国斌表示,去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强国战略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随后又发布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加上此次通过的《意见》,这三个文件构成了制造强国战略的政策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意见》进行介绍时,辛国斌强调,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解决方案方面,将实施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工程。面向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力争形成一批融合发展行业的优秀解决方案。

  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智能制造将是未来中长期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以及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从年内开始,将会推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措施。而从辛国斌的介绍来看,智能制造在未来制造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除了带动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外,还有可能成为全新的产业机遇。

  国泰君安等券商研报认为,互联网化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升级的最优方向,而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政策助力下,智能制造将毫无疑问是未来中长期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领域,并将成为创投新热点。

  【相关专题】制造强国战略政策体系成型 智能制造成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