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出台

  ◎记者 梁敏 陈芳 ○编辑 林坚

  中部崛起的顶层设计终于揭开面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昨日正式发布。

  《意见》从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等六大方面,推出21条措施,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产出效益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圈定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重点

  《意见》提出,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武汉)光谷、中国(合肥)声谷,在京广沿线建设郑州电子信息、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京九沿线建设南昌、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大湛沿线建设太原新材料、洛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意见》明确,新培育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武汉信息光电子、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洛阳农机装备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第五代移动通信应用。

  中部6省制造业各具特色,发展重点也不一样。《意见》要求,重点促进河南食品轻纺、山西煤炭、江西有色金属、湖南冶金、湖北化工建材、安徽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加快推进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安徽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必定认为,中部地区应各扬其长,差异化发展,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品质引领为方向,加快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

  “这次文件还首次提出中部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融合,这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有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和历史使命。要发挥中部地区作为中西部地区枢纽的地位,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基地建设。”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意见》提出,推进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湖北荆州、赣南、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适当增加中部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支持中部地区建设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意见》提出,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培育发展南昌都市圈。加快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强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洛阳、襄阳、阜阳、赣州、衡阳、大同等区域重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培育发展南昌都市圈。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也是政策着力点之一。《意见》要求协同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以长江、黄河等流域为重点,推动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等标准体系。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