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化”引领 水务企业共话回归水价值

  在“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下,无论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外力,还是节能降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需,供水行业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融合逐渐加深。对于供水企业来讲,如何更好地利用智慧平台,挖掘内生增长、促进降本增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供水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于“六化”,即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系统化、感知化、低碳化。

  ◎记者 张问之 ○编辑 邱江

  7月21日至22日,由E20环境平台、供水服务促进联盟主办的“2021(第六届)供水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高质量引领未来”为主题,覆盖国有企业改革、智慧水务、新基建、优化营商环境、农村供水、优质供水、漏水控制等热点话题,聚集行业力量,共同探讨供水行业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寻求突破。

  延伸产业链,回归水价值

  “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水行业,在经历早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后,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回归基础公共服务。”谈及目前水行业发展状态,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傅涛如此表示。

  在傅涛看来,为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供水行业应该有更多的专业力量与人对接,将行业植入更多美好,并承载更多美好的价值。基于此,他认为供水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于“六化”,即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系统化、感知化、低碳化。

  破局的关键,是在精细化和智能化基础上的“个性化”,即通过个性化的服务破除低质低价“魔咒”。系统化则强调城乡的延展、再生水的延展、工业的延展等,这也正是部分水务企业在当下选择的发展路径。

  苏伊士亚洲地区高级副总裁范晓军在分享企业发展经验中说道:“苏伊士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围绕四个板块,即水价值链、开发固废资源管理新业务最大化、夯实智慧与环境解决方案本地发展、延伸水业务覆盖范围。”在他看来,讨论行业的突破,要回归水的价值,水的价值(通过水价)一旦获得认可和实现,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上海城投水务进行产业链升级,构建生态型水库,打造高品质饮用水供应体系中心,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圣介绍说,目前,公司城区服务范围达16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400万人,服务表数约617万只。

  在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看来,水源、客户和价格是供水企业实现良性发展的“三驾马车”,这既是地方水务企业下一步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工具箱,也是进一步演化升级的机会所在。

  “我们发现在供水生态链上,各主体之间的能力边界已经开始融合了。”E20环境平台供水研究中心高级行业分析师胡雅倩在梳理2021供水行业创新案例后总结道。

  数字化转型,助力低碳化

  “低碳会成为水行业的抓手,也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傅涛在论坛上表示。

  事实上,在“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下,无论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外力,还是节能降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需,供水行业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融合逐渐加深。对于供水企业来讲,如何更好地利用智慧平台,挖掘内生增长、促进降本增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也成为企业“破局”的主要方向之一。

  北控水务集团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汪力介绍说,北控水务选择从组织架构着手,针对集团不同类别的水司作出管理架构标准,并从集团端、项目端出台详细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北控水务这几年做的事情,就是让企业从传统的经验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我们在建设智慧水务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所有的上下渠道将来都要全部打通。”江西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玮在分享公司智慧水务建设时直言,人工智能是智慧水务的必然方向,这必然需要数据的支撑。在此背景下,江西水务早在5年前便与阿里共同提出水务中台的理念,从水务中台入手,将数据作为重点,以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打造现代化服务的能力。

  在智慧水务建设过程中,智慧水表不可或缺。“我们开发的多感知物联网水表,与普通水表相比具有分辨率高、水温检测、水压检测、水质检测、管网安全等特点和优势,从而帮助水司合理调度,保障供水前提下节能降耗,降低漏水;重复使用,降本环保等。”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宋财华称。据悉,三川智慧主要业务包括以智能水表特别是物联网水表为核心产品的各类水表、水务管理应用系统、智慧水务数据云平台建设等。

  胡雅倩也对2021供水行业创新案例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其中便包括了信息系统和平台的应用以及智能表具创新,且后者与往年相比,更多体现出数据、传感等实用功能的创新,如三川智慧的“多感知5G物联网水表案例”、宁波水表的“智能管道冲洗消毒一体化系统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