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轨”的自动驾驶该回归正轨了

  □盘和林

  近年,智能网联汽车是市场和资本的“香饽饽”,随着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的不断提升,自动驾驶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一片热捧中,如何看待数据采集和信息保护,以及车祸等事件的发生,又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冷静地审视自动驾驶的未来。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后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这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脱轨”的自动驾驶该回归正轨了。

  三联屏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跨视觉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新兴技术产品的出现,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5G网络、智能算法、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智能汽车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能实时更新且“产量丰硕”的移动数据库。

  其实,现在的汽车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重要的数据节点。根据相关调研,一台智能汽车每天至少可以收集10TB数据,并且收集的数据不仅仅包含驾驶员言语、行为等车内信息,而且还可以采集、测绘路面信息,堪称活地图。比如,有的智能汽车,其路面信息采集之精细,可以精确到路面上的小水坑。但是,这样的数据收集、处理、传输、使用、反馈过程每天都在重复,甚至是在驾驶人、乘车人、路人未知情的情况下发生。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为303.2万辆,同比增长107%,渗透率保持在15%左右。预计到2025年,我国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占全部汽车销量的50%。

  如此庞大的汽车拥有量,配合数字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说,道路上的任何一个“毛细血管”都将被透明化记录。这其中,除了客观的道路场景以外,还包含了大量的个人隐私。那么,在这种态势下,大规模、过度和重叠的数据收集让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变得迫在眉睫。

  大量的数据需要得到保护,但同时,信息保护并不意味着拒绝信息共享,共享依旧是数字经济时代让数据发挥价值的根本前提。无论是《意见》,还是《规定》,其出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数据共享和使用,而是建立数据收集使用过程中的规则,让数据以合理、合法的路径,在合适、有限的领域内,发挥数据经济社会价值,让数据风险可评估、可监测、可防控。

  那么,如何在做好数据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数据信息共享,笔者认为可以走一条特殊的数据确权道路,即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欧盟曾经在2018年进行了一次投票,指出“自动驾驶汽车产生的数据是自动生成的,本质不具有创造性,因而不适用于版权保护和数据库权利。”

  笔者并不认同这种做法。消费者是数据的提供者,而且这些数据与消费者的隐私等紧密相关,那么在信息时代,数据既然已被视作生产要素,就应当具有资产属性。我们应当将所有权交给消费者,明确个人信息的信息所有权,一切信息获取、共享均需消费者的授权,必须在授权的范围内合理合法的使用。这一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也同样认为,用户的数据所属权归车主所有,只有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车企才能利用数据提供服务。

  所有权对应的就是处置权,在法律层面所有权所包含的四个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也就是处置)。消费者的数据由消费者做主。消费者有权处置信息,就是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的数据是否提供给平台,是否同意进一步挖掘,而且可以随时监督数据使用和共享范围,也可以必要时取回数据。只有当消费者有权处置自己的信息,被赋予的数据所有权才有意义。

  比如,当前出行平台可能获取包含个人工作、家庭、生活等信息,出现了信息泄露问题,事实上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信息保护墙,导致信息所有者权益受损,且投诉无门,成为待宰的羔羊。因此,通过法律明确信息所有权,规范平台数据使用,对数据来源、用途、追踪监控,是信息所有者可以对个人信息确权、授权、保权的重要前提。这一点可以借鉴京东打造的数据中心,允许用户关闭个人数据接口的做法,来保证数据的个人所有权。

  而使用权交给平台和车企则是数据资源共享的前提,这种做法类似农村的土地流转,虽然土地是集体所有,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可以在一定范围流转和规模化运用,提高生产效率。汽车数据也是如此,大量的数据是智能驾驶科技迭代的基础。所以,不必因噎废食,而是要在基于所有权的信息保护之上,进行数据脱敏和使用权的分离,促进数据信息的流转。

  此外,自动驾驶还需更加透明、安全、可靠。任何科技的发展进步都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为目标,安全同样是自动驾驶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这一点在世界各地均是如此。美国的《关于自动驾驶汽车法规的意见》、欧盟的《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等法规,均是将安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想让自动驾驶走上正轨, 必须让其变得更加透明、安全、可靠。

  首先,由于专业技术门槛等限制,消费者在该领域通常处于信息弱势方,车企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避免虚假宣传,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自动驾驶的宣传要回归技术水平本身。对于自动驾驶级别,是自动驾驶还是辅助驾驶等关键概念,车企要界定清楚,不要打擦边球,以免因为概念模糊,最终让消费者付出惨痛的代价。比如驾驶辅助的程度、在驾驶过程是否有必要介入等。此前就出现车辆在等红绿灯时候触发升级,车辆停止行驶,甚至出现车辆升级断电导致车辆功能失效,这不仅妨碍交通秩序,更为公共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最后,不论是信息还是技术,当前的自动驾驶都缺乏权威的参数规范,更有软件商不经审批增加汽车自动驾驶功能。这不仅对消费者不负责,也是对产品和品牌不负责,不可靠的产品终究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品牌。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汽车网联和自动驾驶将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若想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信息安全是底线,信息共享是关键,信息、技术的透明、安全、可靠是根本。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