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关键。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会议还提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预计2023年政府将继续从供需两端改善基建项目的储备及资金来源问题,特别是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新工具的出台,有望撬动银行资金的跟进。同时,2023年消费增速有望进一步恢复。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应对外需下行和总需求不足,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力度上仍要保持较大规模的赤字和债务;同时要更加注重实施效果,明年应该将支出政策优先于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收入政策。通过政府支出直接拉动基建,扩大内需,带动产业链条和相关就业,盘活经济。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的提法与近年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合理适度”“灵活适度”的提法不同,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力度将会加大,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将会择机推出,各种结构性政策工具也有望加量。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