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于12月8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黄震在论坛上以“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绿色转型”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说,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转型,不仅是能源问题,也不仅是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先立后破的过程,而其路径一定要基于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个层面来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决策。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于12月8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微信公众号 2022-12-08 21:39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于12月8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12月8日,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作为主办方之一,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了 “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会议间隙,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他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公共关系在城市建设中的软实力,集聚社会各类资源和力量,助力上海打造“双碳”与绿色发展开放平台作出新贡献。
12月8日,在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主持并发表致辞。他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近期安排、政府和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12月8日在上海举行。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发表演讲,主题为“以创新实现减碳增长双赢和绿色转型”。他表示,中国能源和经济转型,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积极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未来清洁能源由配角成为主角,才能够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12月8日在上海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顾锋在致辞中表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将碳中和目标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致力于通过碳中和等行动强化减碳力度。全球范围内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碳中和时间表。随着中国在塑造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引领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为,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发展方式,正越来越成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于12月8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12月8日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为论坛致辞时表示,复旦将与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进一步深度合作,牢牢把握“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的历史机遇、内涵要求,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学科和平台优势,培育一流人才,深入探索跨学科、本硕博贯通和科教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适应“双碳”战略未来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融合创新,抢占“双碳”领域科技制高点,积极推进学科融合创新、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突破;强化资政服务,围绕“双碳”重大问题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为国家和上海低碳科技创新、转型治理提供更多智慧。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分论坛于12月8日在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论坛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强在会上介绍“双碳”目标下上海对一些能源领域的主要考虑。周强表示,当前上海市正在从供能和用能两端发力,推动能源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利用。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12月8日在上海举行。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在致辞中表示,一流大学要为社会导航。
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12月8日在上海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作了题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创新 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合力》的演讲。他表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以“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城乡发展”为主题的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同济大学分论坛12月8日在上海举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徐洪磊作了题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挑战与路径》的演讲。他表示,从“十五五”时期开始,到2035年期间,随着交通发展态势和减碳举措采取,交通碳排放增长趋势会放缓并达到平台期,称之为“达峰平台期”。2035年后,随着各种减碳技术持续深化应用,交通碳排放增速也会基本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称之为“快速下降期”。2050年以后,交通运输行业中较难减排的细分领域,如船舶、飞机、重卡等,也会逐步进入到低碳甚至是零碳的状态,称之为“深度降碳期”。
以“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城乡发展”为主题的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同济大学分论坛12月8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姚凯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市住建委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高标准引领,持续改善城市居住生活品质,提升精细化水平。
以“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城乡发展”为主题的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同济大学分论坛12月8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作了题为《一体化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实践》的演讲。他表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一名称包含三个关键词: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初心使命,一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只有绿色还不行,要在绿色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实现跨省域一体化合作,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为全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12月8日,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双碳’目标下的公共治理与市场建设”分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为论坛发表致辞,他表示,低碳转型与经济发展、公共治理、社会人居模式之间,存在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内在关联。落实“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更深度的交融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