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文经济学|好风景孕育好前景

  • 新华时评:好风景孕育好前景

    新华时评:好风景孕育好前景

    据新华社南京6月4日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曾任苏州刺史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深情忆江南,怀念的不仅是自然风光,还有此间的人文风情。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城市,有古城的小桥流水,也有新城的活力时尚;有人文的华章璀璨,也有自然的山水形胜。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生产、生态与生活相融共生,不断滋养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好风景孕育了好前景。

    要闻 风景 前景 自然环境 以人为本 苏州 06-04 09:09

  • 新华时评:人文之美蕴涵发展之力

    新华时评:人文之美蕴涵发展之力

    据新华社杭州6月3日电,“半小时车程就能看到山水,周末的图书馆里都是读书人”,这是杭州的人文之美,在创业者眼中的宜居宜业魅力;“西湖遍地是名人,遍地是诗歌,遍地是文化”,这是杭州的人文之美,在艺术学者眼中的巨大财富。当代的杭州正在书写人文经济学的新篇章,人文之美造就了这座城市发展的丰实底蕴。

    要闻 新华时评 06-03 13:06

  • 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据新华社南京6月2日电 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这,是2500多岁的不老古城苏州的城市腔调。

    要闻 腔调 基调 苏州 人文 经济 06-02 09:38

  • 新华时评:做好人文经济的“暖文章”

    新华时评:做好人文经济的“暖文章”

    据新华社杭州6月1日电 始建于1984年的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一区,属于杭州市首批建设的大型住宅小区。近年来,小区改造扎实推进,生活堵点日渐疏解,休闲空间不断拓展,老年食堂升级到4.0版,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一系列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遵循“民呼我为”的举措,以人文之暖筑牢民生之基。

    要闻 新华时评 06-01 10:50

  • 何以淄博?河南、江苏两“调研报告”火了

    何以淄博?河南、江苏两“调研报告”火了

    从寂寂无名的小城市,到大红大紫的大“顶流”,淄博逆袭,“秘诀”是什么?很多人仍在思考、探寻。

    微信公众号 06-01 10:52

  • 新华时评:共识、共为、共享——人文经济相融共生的苏州启示

    新华时评:共识、共为、共享——人文经济相融共生的苏州启示

    据新华社南京5月31日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被置顶千年的苏州犹如苏绣至品“双面绣”:一面人文鼎盛,一面经济繁荣。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成就了今天的苏州。岁月更迭流转,不变的是苏州一直住在国人心中,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的想象。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成就所有人,苏州厉精更始,奋楫笃行。

    要闻 人文 经济 06-01 11:09

  • 何以杭州?

    何以杭州?

    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年盛名之下,新时代的杭州既是“人间天堂”,同时也是一座“网红之都”,更是一座“未来之城”。她正奋力书写人文经济学的新传奇,正给世人展现出一幅在人文熏陶中美丽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更加美丽的神韵画卷……

    要闻 杭州 06-01 11:00

  • 新华时评:深刻把握人文经济的中国特色、时代内涵

    新华时评:深刻把握人文经济的中国特色、时代内涵

    据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繁荣、人文鼎盛,是中国人对休明盛世的美好向往。把握“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根本要求,坚持“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文经济视角的中国特色、时代内涵,也是其穿透力所在。

    要闻 文化 06-01 10:51

  • 何以苏州?

    何以苏州?

    从苏州古城最高点北寺塔环视,河街相邻、小桥流水,格局千年未变。从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至今,苏州保留了中国城市最完整的脉络肌理。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这里成为寻访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篇章。

    要闻 苏州 06-01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