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出炉,多家科创板公司榜上有名。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40家科创板公司发布关于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公告。
以横空出世之姿一举拉开注册制试点的时代大幕,在此后的改革舞台上,科创板循着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初心躬体力行,在探索制度创新的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稳步走过了第四个年头。
开市四年来,共有13家港股公司纷纷通过科创板“回A”。回归潮的背后,是科创板吸引力的释放。“如果科创板能够培养出一批市值超过百亿、千亿,甚至万亿级的公司,形成价值集聚效应,无论对国内投资者还是海外投资者,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表示。
科创江湖,硬核林立。四周岁的科创板,虽是垂髫之年,却练就了一身硬本领。54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均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卡脖子”领域重点产业链,科创板发挥板块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推动构建以行业龙头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的矩阵式产业集群。
截至2023年7月21日,挂钩科创板的主动和被动基金数量已有近百只。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科创板配置比例达7.99%,为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
7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上证科创板100指数(简称“科创100指数”)将于2023年8月7日正式发布。科创100指数从科创50样本以外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与科创50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