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维度”升级

2020-07-23 20:49:44 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

  2020年的晚冬初春,一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打乱。这其中一群特殊的人更为无措,他们是今年的高考生。

  3月3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今年高考时间延期一个月,这意味着全国各省市学子,将自7月23日起收到高考成绩。

  图为吉利学院

  这一天,也是从北京迁至成都的吉利学院正式落成的日子。2020年3月,该学院完成整体搬迁,此前半年,其已与北京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大学将全面支持吉利学院创新发展。

  《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要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办高校迎来了“维度”升级的风口。

  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创新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

  “中国教育部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共有民办高校756所,其中本科434所,专科322所。”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卢彩晨说。作为教育学博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理论和民办高等教育。

  在卢彩晨看来,民办高校的优势在于大多以毕业成功就业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科设置方面根据就业市场动向灵活调整,在课程设计方面注重实践操作,通常会和相关企业有直接的合作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因此,民办高校最有可能享受应用型人才需求溢出的市场红利。

  已在上海杉达大学任职15年的游昀之教授也有相同的感受,她说:“中国的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属于应用型大学,在数量上职业技术学院的比例更高。”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职能分属,明确了其人才培养的目的。

  “从类型上区分民办高校分三类,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职业本科是近两年刚刚诞生的新生事物。”游昀之说。

  图为斯坦福大学

  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同,发达国家的民办高校(私立学校)中有许多蜚声海内外的世界级名校。以美国为例,全美排名前20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其中包括8所常春藤盟校以及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0月20日,在杭州成立的西湖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成立当日,包括杨振宁在内5名诺贝尔奖得主、70余位国内外校长及代表、近百位捐赠人出席。

  “研究型大学,需要时间的沉淀。师资的长期培育,经费设备的大量投入,生源质量的不断提高,所有的一切并非一蹴而就。未来时期,对于大多数民办高校而言,要实现转型升维,应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这可能成为其比较优势也是比较实际的目标。”卢彩晨说。

  2019年5月,北京大学和吉利学院签订协议,战略支持吉利学院创新发展。双方期望,将吉利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这是深入探索公办民办高校融通发展创新机制的一次尝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办高校在师资团队、研究力量上的关键痛点。

  游昀之所任教的上海杉达学院,是于1992年由北大、清华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退休教授们共同所创办。而与吉利学院的合作,则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次给予民办高校全面支持。

  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新路

  全球各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大致可概括为三种。

  私立主体型:私立高校占高校教育体系60%以上比例,如美国、韩国和菲律宾;私立从属型:私立高校被视为国家办学的补充,法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公私平衡型:比如日本,其有目的地通过建构国家、地方、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对国立、公立和私立高校,均平等看待。

  我国是私立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从春秋时代起,就有“学在民间”的传统。1905年创办于上海的上海公学和复旦公学,揭开了近代民办高校的序幕。

  到1949年,全国共有高校227所,其中民办高校89所,占总数的39%。1952年,我国采用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把民办高校全部收归国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办高校再次重新开始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所民办高校——九嶷山学院,1980年建于湖南,至今不过40的年的历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民办高校教育还处在‘蹒跚学步’的时期。”游昀之说。

  而在民办高校的发展史中,企业家从来就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实业家、慈善家,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办人,同时也是世界顶级名校芝加哥大学的创始人。

  1890年,他的朋友托马斯·古德斯皮德前来求助,原因在于托马斯任校董的一所浸礼会(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学校,经营管理不善,建校30 年后就要破产。

  它就是芝加哥大学的前身。在原先的教会学校基础上,洛克菲勒开始重新筹建芝加哥大学,至今这所学校已培养了世界约4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图为湖畔大学

  2015年3月27日,“湖畔大学第一届开学典礼”在西湖边举行,马云出任湖畔第一任校长。这所学校由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九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共同发起创办。而他们创办湖畔大学的初衷则是:于中国新经济诞生之时,创造诞生一所“中国哈佛”的可能。

  吉利控股集团更是有23年创办9所民办学校的“教育史”。

  1997年,吉利响应国家号召创办了第一所学校——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1999年吉利大学建校;2005年三亚学院创办;2007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领衔的浙江汽车工程学院成立;此后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湘潭理工学院分别于2012年和2020年6月批准建立。

  此次,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北京大学大力推进创新合作,助力民办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吉利控股集团再次深度参与其中,为中国教育资源和模式的供给侧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

  教育应该是一座森林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有自己的教育观:人才森林理论。

  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大樟树,并提供良好的阳光雨露环境,使其扎根吉利;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形成一棵棵人才小树苗,让大樟树带动小树苗一起成长,最终共同成长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的吉利人才森林。

  因此,吉利通过23年的努力形成了从中高职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和规模型优势。

  然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官尊民卑”思想,使许多人认为只有国家办的高校才是正牌且质量高,而民办高校属于“杂牌军”,风险大,质量低。不少用人单位也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另眼相看,致使他们就业困难,由此又对民办高校的生源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种社会认知正在逐渐改变。2011年前后,教育部批准了吉林外国语大学、河北传媒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西京学院和和北京城市学院5所民办大学设立硕士点,这说明国家层面对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认可。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觉得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卢彩晨说。

  事实上,受到经济、观念和制度等方面因素影响,中国技能型人才缺失。具体表现为供小于求,结构失衡;技术和技能型工人素质不高;队伍老化。

  2018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对经济和教育较为发达的37个国家(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4个成员国和中国、俄罗斯、巴西)职业教育竞争力进行排名,以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职业教育规模、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吸引力)及职业教育的贡献(人力资源贡献、经济发展贡献等)为指标,中国排名26,居中等偏下。

  同时,中国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象。总体来说,东部沿海地区优于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优于农村。

  2020年7月,北京大学在吉利学院永久设立北京大学西部研究院。北京大学和吉利学院定期举办关于西部地区的高端论坛,为四川省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库支撑。这是北京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优秀代表,世界顶级高校的高站位、大格局以及与众不同的责任担当。

  “与某些‘双一流’高校涌向东部发达地区办学相比,吉利学院选择迁址西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责任担当和良心的体现。”卢彩晨说。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游昀之研究了近三十年思想政治理论,她是上海市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上海杉达学院15年的工作经历中,她接触学生于一线,由点滴感受领悟学校和社会的变化,她说:“所有民办高校努力方向一致,希望办出高水平的民办高校,它们的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