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发布首份《社会责任(ESG)报告》 打造世界一流高铁标杆

2021-11-16 14:37:29 来源:新华信用 作者:

  《京沪高铁2020年企业社会责任(ESG)报告》11月15日正式发布。这是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沪高铁”)正式发布的首份基于ESG披露标准的社会责任报告,也是京沪高铁首次对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方面进行系统披露。《报告》深入全面地展示了京沪高铁在疫情防控、低碳环保、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公司治理等领域的重要举措和巨大效益。

  京沪高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洪润在《报告》中表示,2020年,京沪高铁坚持全面落实国铁集团党组的决策部署,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围绕经济、社会及环境多维度打造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确保高铁运输安全“万无一失” 着力培养高素质铁路人才

  据介绍,京沪高铁把“万无一失”的理念贯穿高铁安全管理全过程,始终把高铁安全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完善高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加强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深化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外部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高铁应急处置能力,有力保证了高速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及可维护性,取得了良好的安全保障效果。

  同时,京沪高铁培养了一大批素质优良的高铁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截至2020年底,直接服务于京沪高铁的人才队伍达1.4万人。其中,运输生产岗占比84.50%,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比4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9.2%,高于全国铁路平均水平。京沪高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公司内部建立多项员工权益保障制度,关注员工安全生产,切实保障员工健康,在2020年京沪高铁公司员工离职率为0。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作为我国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沪高铁联通了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京津冀鲁皖苏沪”四省三市,沿线人口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27%。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对于沿线地区产业升级、布局优化和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升了沿线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快沿线区域城镇化进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报告》显示,“人民铁路为人民”是中国铁路对全社会的承诺,也是京沪高铁始终坚守的宗旨和初心。京沪高铁一直把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作为努力和追求的方向,持续开展客运提质,率先试点“静音车厢”服务,全面开展“厕所革命”,建立市场化浮动票价机制,实行重点旅客“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推进商务座旅客服务提质。沿线各车站实施畅通工程,旅客平均换乘时间由2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

  疫情发生以来,京沪高铁按照国家、沿线省市和国铁集团防控要求,及时研究部署公司防疫工作,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13次,印发文件37个;加强疫情防控跟进监督全过程,确保生产需要和旅客安全。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为沿线各站车单位配备消毒水、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及测温仪等疫情防护设备。发挥高效的客运优势,主动担当抗疫重大运输保障任务,紧急开通抗疫运输绿色通道,运送疫情防控人员和医疗支持团队累计45万人次。

  打造绿色低碳交通样板

  《报告》认为,京沪高铁在运输过程中贯彻“环保与绿色”原则,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做出了贡献。高速铁路采用电力作为牵引动力,全程封闭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自身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具有独特的低碳优势。在京沪客运通道内,京沪高铁承担了京沪通道51%的旅客周转量,但二氧化碳排放量仅占29%,平均能耗指标是高速公路的14.0%、民航运输的11.4%,完成相同周转量情况下的碳排放强度是公路运输的37.9%、航空运输的30.0%。

  京沪高铁不仅聚焦打造低碳交通,更着力于保护沿线环境及土地,通过搭建桥梁、控制扰动土地面积、加强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采取减震降噪技术等,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环境治理工程,为沿线地区增添了一道林木葱郁的绿色生态“长龙”。

  在资源节约方面,京沪高铁增设数字化智能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采用智能化运营策略,落实节能举措,强化项目运营管理,以解决能源跑、冒、滴、漏问题,实现全流程资源节约。

  “未来,京沪高铁公司将继续砥砺前行,勇担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以更加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运营服务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能、做出新贡献。”刘洪润说。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SH.601816,由11家股东创立,作为京沪高铁及沿线车站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是中国铁路目前最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2020年1月16日,公司股票在上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