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探路共同富裕

2021-12-21 14:24:06 来源:瞭望 作者:

 

中国文明县城德清县 蔡俊摄

  ◇2009年关停了所有矿山之后,东衡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几百万一下子变为“0”。2020年,东衡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35万元,近七成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德清以“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整合50多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141个村(含村改居)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探索“一图全面感知”乡村智治新模式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的一个多肉植物养殖基地内,30岁的沈银莲正在摆弄直播设备。“我很喜欢多肉”,沈银莲说,六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她开始了“互联网+多肉”的电商创业。

  随着生意越做越好,2020年,她从杭州市临平区返回老家三林村,租下800多平方米土地,正式开始规模化运营。禹越镇妇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特地为她提供了电商直播培训机会和平台,丰富创业经验。

  “现在赚的钱比以前上班多多了,还能带动其他人一起富裕,让我很有成就感。”沈银莲和村里的干部盘算着,接下来得再招聘附近的村民加入团队,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德清县正以乡村振兴实现共进发展。沈银莲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缩影。

  德清县更多的村镇,正在不断探索机制体制创新,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力图让更多人分享发展红利,实现物质及精神双层面的共同富裕。

  “带领更多人富起来”

  仙潭村,是德清县莫干山风景区毗邻村域,村民一直以毛竹粗加工、牲畜养殖等传统农业为生。

  2013年,在县城做生意的仙潭村人沈蒋荣不断接到电话,被问村里老宅是否可以出租做民宿。脑筋灵活的沈蒋荣一合计,干脆自己回家做民宿。几年下来,沈蒋荣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相继租赁改造了4栋村民的老房扩大经营规模。这样的成功,吸引了许多外出打拼的仙潭村年轻人回流。

  2018年2月,在沈蒋荣的积极推动下,仙潭村正式挂牌村级返乡创业基地。2020年,沈蒋荣众望所归地当选仙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今,仙潭村已开起158家民宿、10家餐厅、5家农场、2家咖啡馆、1家奶茶店,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区域一系列旅游业态落地。

  “我明白上级组织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带领更多人富起来。”沈蒋荣说。

  洛舍镇东衡村的章顺龙,与沈蒋荣面临的情况不尽相同,但一样有着“求发展、求共富”的信念。

  作为德清县曾经的“矿村”,东衡村的生态环境一度破坏严重。可2009年关停了所有矿山之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几百万一下子变为“0”。

  在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身为村党委书记的章顺龙,在镇、县两级党委及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支持下,选择了绿色发展道路——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并结合市场化机制,创新推进特色智慧农业、钢琴文化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历时十几年,如今的东衡村不仅将千亩矿地复垦为良田,还建立起700多亩的洛舍钢琴众创园,吸引46家钢琴企业入驻,形成了钢琴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达2亿元,带动近千人就业。2020年,东衡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35万元,近七成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今年我们正在谋划建设共同富裕样板村,计划把单身公寓、消防设施、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好,更好地吸引企业、人才。”章顺龙说。

  “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富裕不单表现为物质的富足,还表现在精神上、心理上的富有。用莫干山镇高峰村党支部书记黄吉春的话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为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高峰村建立有一座四层楼高的幸福邻里中心,内设文化礼堂、电影放映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儿童玩具区、“包娘舅”调解工作室等多个区域,每周定期举办各类活动。

  “只有物质和精神同进步,老百姓的幸福感才能真正提升。”黄吉春说,作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东大门,高峰村在注重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度假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同时,也持续关注村民们的精神生活。

  类似的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德清县的每个村镇都有。

  天皇殿村是禹越镇蚕桑加工较为集中的一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沈云昌告诉记者,从事蚕桑加工的家庭,年收入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收入提高了,大家都开始在乎一件事——体面”。

  基于此,村干部班子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创新性地引用了积分制:村民每年每人15分,对相应的不文明行为按规定扣减,“比如村里的垃圾桶我们都安排具体责任到人,有的人没做好垃圾分类,或者没有及时清洗垃圾桶,就要扣0.5分。”据此机制,年终积分10分及以上者为优,5分及以下者为差,得优的村民可以领到180元的购物券。

  “180元不多,但大家都不愿做‘差生’。这个机制建立起来后,村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在无形之中就自我提高了。”沈云昌说。

  基层的积极创造与探索,离不开县级的统筹计划作支撑。

  德清县共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德清县正在谋划加快打造精神富有县域样板,制定出台《德清县率先打造精神富有县域样板的实施意见》,制定并实施《德清县精神富有“十个一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德享美好”十大标识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以进一步夯实城乡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和精神文化服务体系。

  共同富裕的德清经验

  德清县,为什么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能争敢先?这背后有三大关键经验:

  一是因地施策推进产村融合,推动城乡经济高质量共进。无论是民宿旅游、钢琴制造、蚕桑家纺还是智慧农业,德清县各级行政区划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形成产业发展路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抓住数字化机遇,提升城乡治理现代化水平。近年来,德清以“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整合50多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141个村(含村改居)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探索“一图全面感知”乡村智治新模式。

  三林村党支部书记沈炳奎告诉记者,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更有效赋能、统筹乡村民生、经济各项工作,“为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环境,创造更多可能。”

  三是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工作落实,以项目、工程聚焦关键领域发力,确保改革落到实地。共同富裕虽然是大场景,但要落实落细,需由一个个具体项目来支撑。从县到镇(乡)、村,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裕,德清县上下高度重视大项目、大工程的牵引作用。

  譬如,地理信息小镇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德清科晶网络科技中科稀土创新基地项目、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程、精神富有样板工程、百项“微改革”服务大民生工程等,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打下坚实基础。

  德清县共富办相关负责人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央赋予浙江的重大光荣使命,省市为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案,这对德清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他表示,围绕做好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德清有信心、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