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正当时:维尔利间接投资中再生,切入可回收领域

2022-05-26 14:59:33 来源:新华丝路 作者:

  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90,以下简称维尔利“”或“公司”)于5月17日发布一项购买资产的关联交易,首先引起了部分关注该上市公司的财经媒体、股民的较大反响和热烈讨论,继而公司也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此事项的关注函。

  据维尔利发布的晚间公告,公司对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做出了详细回复,交易详情也得到进一步澄清。

  据悉,公司本次交易涉及的关联交易部分系公司受让关联方北京威斯特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威斯特曼”)持有的北京宝旺61%股权(以下简称“关联交易标的”),对价金额暨关联交易金额为14,182.50万元。上述关联交易标的系北京威斯特曼于2017年1月从非关联第三方高投名力成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股权受让方式取得。根据北京威斯特曼提供的2017年1月相关股权转让协议及股权转让款汇款凭证,北京威斯特曼取得关联交易标的的成本为11,895万元,即北京威斯特曼核算本次关联交易标的的账面价值为11,895万元。而根据本次交易的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受让北京威斯特曼持有的北京宝旺61%股权的对价为14,182.50万元,该转让对价相较关联交易标的的账面价值11,895万元溢价为19.23%,明显低于100%的溢价。关联交易的对价较交易标的取得成本溢价不足20%,不存在高溢价收购的情况。据披露,从会计专业核算角度,北京宝旺对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生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并未按公允价值计量,导致账面价值较小,仅为900余万元,这也导致外界误解为本次的收购存在超高溢价收购行为。

  穿透来看,公司本次通过收购北京宝旺100%股权,间接投资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生公司”)9.6774%股权。本次交易定价参考了中再生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进行的重组估值21.7亿元,并在本次中再生公司评估值30亿的基础上,协商确定为24亿元(约为评估值的80%),较前次估值溢价约10.6%。

  根据回复公告,中再生公司作为中国供销集团旗下唯一从事可再生资源业务的平台公司,是具有经营实体的大型企业,旗下控股上市公司中再资环(代码:600217)48.88%股权,直接和间接持股中再资环6.358亿股,根据其今日收盘价4.48元/股计算,该部分持股的市场价值约28亿元。2021年下半年,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控股的中再资源再生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再生公司进行了整合,具体方案为:中再生全体股东共同确认重组前中再生的整体估值为14亿元,中再资源重组前整体估值为7.7亿元,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中再资源100%股权向中再生增资,重组完成后,中再生整体估值为21.7亿元,中再资源成为中再生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再生公司的持股比例由38%增加至60%,中再生公司成为中国供销集团旗下唯一从事可再生资源业务的平台。根据中再生公司的“十四五”规划,中再资源并入中再生后,中再生、中再资源的优势业务将按业务条线进行整合,重点打造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为废钢及城乡报废机动车板块、废家电拆解及产业废弃物处置板块、环境板块、塑料再生板块,并规划上述业务到2025年末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另据公告,若本次交易完成,公司将通过北京宝旺间接持有中再生公司 9.6774%的股权,成为中再生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并有权向中再生公司董事会委派一名董事。公司也将充分行使股东的相关权利,通过参加股东会等途径,及时了解掌握其重大经营事项,参与其决策,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同时,公司将通过委派董事,参与中再生公司财务及经营政策制定过程,及时了解其经营情况,并提出相关经营建议与意见,积极维护公司相关利益。此外,公司也将借助本次交易,积极推动公司与中再生公司在业务层面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双方在环保业务与可再生业务的合作,争取尽快实现相关项目合作落地,实现各方共赢,进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与收益,维护公司利益。

  根据维尔利官网介绍和前期的媒体报道,公司对自身的定位为一家技术型公司,深耕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随着环保行业的加剧竞争,正如公告所言,公司也希望通过本次交易事项,加强与中再生的合作,充分借助其遍布全国的废旧资源再生回收网络和在资源回收领域相关的供应链资源,介入可回收垃圾行业,推进环保业务与资源回收业务的融合,打造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市公司发布的一起关联交易引起各方投资者的关注与讨论体现了投资者对自身权益保护的充分重视,而各方的关注和监督也使得上市公司本身更加规范化地运作,最终回报上市公司股东,形成正向循环,这也是我国建设、完善资本市场的目标。同时,财经媒体在对待此类财经事件的报道时,也应在全面了解相关事件的基础上,更加客观、公正、专业地进行报道,而非为博眼球、引流量,成为人们口中的“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