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900亿加码半导体 望掀集成电路产业热潮

2014-10-13 07:29:11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阮润生

  为扭转智能手机业务颓势,韩国三星电子近期宣布投资约900亿元兴建晶圆代工厂,加码半导体业务。行业分析师认为,此举将影响全球行业走势,可能带动全球晶圆代工投资热潮。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近期国内集成电路巨头也在纷纷融资布局,扩大晶圆产能。

  影响内存供求格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于10月6日宣布147亿美元(约合900亿元人民币)的半导体投资,有可能会投资生产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NAND(闪存),计划于2017年投产运营。为应对智能手机业务颓势,三星从2013年开始就有意加大对半导体业务的倚重,在美国、中国都投资建设晶圆代工厂。5月,三星西安半导体开始高端闪存芯片正式量产。

  不过,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极强,三星以及海力士和美光等内存巨头都在控制产能,维持供应偏紧的局面。去年,全球第二大的DRAM制造商海力士在无锡发生火灾,导致芯片价格上涨四成,提高了智能手机和计算机厂商的组件成本。

  本次三星扩产,势必将对同业形成打击。行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研究协理吴雅婷在报告中指出,目前三星采用较为激进的“先扩产先赢”策略,增高风险,而其他竞争对手为维持供求偏紧状态,难以跟进。报告显示,2014年二季度,三星在全球DRAM市场占有率为39%,领先于海力士和美光。

  “本次三星投资,可能在短期内会造成供过于求,但长期而言,内存市场还是会偏紧。”半导体分析机构IHS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认为,三星会把内存和3D制造的优势结合,扩大自己在半导体的优势。

  引发晶圆代工投资热

  顾文军表示,本次三星的重磅投资,可能引发台积电和英特尔的投资竞赛,促使前者加码内存业务,加速后者向代工领域转型。而国内方面已经开始在内存方面寻求突破。中芯国际(00981.HK)作为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已经在9月宣布开始自主研发38nm工艺的NAND闪存技术。

  三星本次加码的晶圆代工环节,属于国内集成电路的相对薄弱的制造环节。在国家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之际,晶圆代工领域近期融资不断。10月8日,中芯国际在新加坡完成5亿美元债券发行,用于偿还公司债务,扩大8英寸及12英寸制造设施产能。按照年报披露的生产计划,2014年中芯8英寸晶圆产能,由每月12.6万件晶圆将增至每月13.5万件晶圆,位于上海的12英寸晶圆厂产能也将提升16.67%达到每月1.4万件。

  此外,全球第六大晶圆代工厂上海华虹半导体将于10月15日在香港上市,拟发行2.29亿新股,每股售价介于11.15元至12.20元之间,最高集资27.9亿元,主要用于扩展产能。按2013年销售总额计算,目前华虹半导体是全球第二大8英寸代工半导体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市华虹将引入同方国芯(002049)作为基础投资人,认购1.16亿元。

  信达证券行业分析师庞立永指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国内晶圆代工产业将持续升级发展。作为华虹宏力的前三大客户,同方国芯通过战略投资华虹半导体,加强公司与华虹半导体的战略合作,采用先进工艺降低产品成本。

  不过,顾文军表示,相比三星这些巨头斥资重金,国内集成电路方面投资仍显不足。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3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首期在制造和装备子基金规模60亿元,但也仅是三星本次投资晶圆代工厂约1/15。“希望国家基金能集中优势资源,帮助龙头企业。” 顾文军说。

  【相关阅读】

  国产芯片提速欲破集成电路“玻璃巨人之危”

  有专家分析认为,推动自主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于国家安全、自主创新、经济升级转型,有“一举多得”的作用。据业内估计,集成电路每1元产值,大约可以带动电子信息产业10元产值,形成100元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

  集成电路产业纲要落地 三大措施破解行业软肋

  国务院2000年和2011年先后发布的两个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指引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6月底发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被业界视为国家为集成电路产业度身定制的重磅文件,意在鼓励其做大做强。

  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将超3500亿元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到2015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相比2013年的2508亿元,增长近千亿。并通过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助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机构研究】

  平安证券:集成电路扶持细则即将出炉

  【个股点评】

  15只集成电路概念股投资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