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8日开幕,汽车、能源、农业等五大链条的上下游企业在展会现场进行联合展示,不少中外企业达成新的合作。专家认为,链博会将成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记者从协鑫集团获悉,协鑫鑫阳光全国户用光伏招商会(江苏站)11月28日在徐州举行。招商会现场,鑫阳光与40多家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协鑫集团副董事长费智表示,中国户用光伏市场是一片蓝海,随着国家推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户用光伏走进城市和乡村已成为大势所趋,是协鑫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11月28日,江苏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
11月28日,记者从省林草局获悉,为提高森林质量、发挥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作用,全面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并建立和实行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制度体系,辽宁省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试点旨在通过实施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等,优化区域主要类型林分结构,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1月28日,湖南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奠基暨伴生矿物料综合处置等项目开工仪式,在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举行。
11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就贯彻落实《湖北省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后简称《三年行动方案》)、统筹谋划推进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读。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1月28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省医保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9个部门,出台《关于医疗保障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八个方面提出25条支持政策措施。
山东省当前正在编制省级“无废细胞”建设场景名单,计划在全省培育一批无废园区、无废厂区、无废社区等“无废细胞”,引领全省“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28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新疆分中心在克拉玛依市揭牌,标志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本部和新疆分中心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11月15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围绕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鱼、油菜等特色产业开展农牧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年内立项农牧业地方标准38项,修订绿色食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10项,推广应用重点目录标准66项。并发布《渔业标准体》《青稞产业标准体系》2项标准体系,推动制定牦牛、八眉猪、蔬菜、马铃薯、藜麦、藏羊、油菜等7项特色产业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全省现行有效农牧业地方标准累计达到700余项,特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安徽省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安徽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4.9亿平方米,竣工阶段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9.47%;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7.13%。
11月28日,省政府召开安徽省铁路货运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邀请铁路货运物流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群策群力、共谋举措,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11月28日,记者从浙江省林业局获悉,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切实抓好当前林业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已于日前正式签发,层层压实全省各级林长保护发展森林湿地资源的目标责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近日,贵州省邮政管理局公布今年1至10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前10月,全省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8896.02万件,同比增长18.01%。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52101.90万件,同比增长35.66%。
11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进大会在眉山举行。副省长郑备出席会议并致辞。大会上,相关企业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清单和产业链供应链需求清单,并签署产供需合作协议。成都、眉山、重庆涪陵等8个地区签署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协议。
11月28日,重庆高新区创新生态共治协会成立大会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创谷·梦花园揭牌成立,这是全市首个创新生态共治协会。
历时3年建设,雄踞海南岛北端的巨大“鲲鹏”——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项目将于11月29日投入试运营。这将大大提高新海港服务水平,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11月28日,天津市九园工贸有限公司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双碳运营管理分公司签署碳管理服务合作协议,服务九园工业园区和国安盟固利、贝特瑞新能源、东皋膜3家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及工厂提供支撑。这标志着国网天津电力“双碳”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也是国家电网公司首单碳管理服务协议。
记者11月28日从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4第十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滨海新区举行。
产业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 09:54
近日,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12条重点措施,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行业产业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个方面,更好服务京津冀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占同期全国外贸的12%。
从11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论坛暨大兴推介会上获悉,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北京在生物药、医疗器械领域优势明显,天津在化药和中药领域形成规模,河北省主要布局在中药创新药、高端原料药、疫苗及佐剂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