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源创陈文源:“兴华”依靠原创 初心成就梦想

2019-08-13 07:52: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兴彩

  代码“001”,上市7个交易日即获13家机构组团造访。毫无疑问,华兴源创是最受关注的科创板公司之一!

  近日,记者走进华兴源创,还未见华兴人,就先被华兴楼的科技感震撼,白色的“四叶草”办公大楼,像是时髦的shopping mall(购物广场)。

  “我们把盖办公楼也当成一个产品来做。”华兴源创创始人、董事长陈文源笑着告诉记者,这栋楼代表了科技和华兴源创的经营理念。回顾起自己的创业历程,陈文源说,创业十四载,自己从未忘记“站到国际装备产业顶峰”的夙愿,那颗为国产检测设备而奋斗的心永远澎湃。

  外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能做

  每一个创业者都有着一段热血沸腾的往事和经历。回忆创业动因,陈文源感慨万千。

  “那个时候,我在一家日本检测设备公司工作,发现在中国平板LCD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设备、材料,甚至小小的耗材都是国外生产的,中国在手机这个巨大的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彼时,智能手机产业已小荷露出尖尖角,陈文源敏锐地察觉到一个空前的大产业机遇正在开启。

  但是,在这样的巨大商机面前,中国公司却几乎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就能做到!”陈文源萌生出创业的豪情。

  面对蓬勃发展的电子产业,自己应该从哪里咬下去呢?选择切入点就成为陈文源创业的第一步。“别人挖金矿,那我就卖牛仔裤吧!”陈文源想,不管做手机、还是做屏幕,那都不是自己擅长的,但配套和技术服务是自己熟悉的领域。2005年,陈文源注册了苏州华兴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兴源创的前身),他选择了自己熟悉的检测行业,研发手机液晶屏幕的检测设备。

  万事开头难。创业,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还好获得了家人的理解,我把家底都拿出来投入到公司。”陈文源言语中充满着对家人理解的感激。

  “推出第一款设备,我们用了整整3年。”回忆创业的酸甜苦辣,陈文源依然颇感唏嘘。液晶面板检测设备涉及电子、机械、自动化、机器视觉、软件等多领域技术,难度之高可想而知。那个时候,液晶屏技术都掌握在日本、韩国厂商手里,触控屏检测自然也是日韩公司的“自留地”。

  “现在,我依然觉得成都是最亲切的地方。”陈文源笑着说,他依然记得自己的设备第一次用于京东方在成都生产线上的情形和那种眼角热热的感觉。

  虽然起步晚,但华兴源创抓住了“后发优势”。陈文源告诉记者,那恰好是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跃迁的“潮起”,华兴源创实际上跟国际大公司站在了同一的竞争起跑线上。而且,华兴源创还拥有巨大的本土化优势。“我们有语言优势,可以给客户更快的响应、更好的服务。”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交付能力,华兴源创很快就成为三星、LG、夏普、JDI等国际知名厂商的设备供应商。“回头看,从诺基亚、爱立信,到‘巨大中华’(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再到小米等,智能手机的迭代之快、发展势头之猛都超出了当初的预期。”陈文源介绍,看好智能手机发展势头,于是将公司主营定位在中小型液晶屏检测。

  之后,在国内面板行业起来后,华兴源创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京东方、深天马等国内面板巨头的配套检测设备供应商。

  从“两把枪”到“两条腿”

  创业,是一场向死而生的人生博弈。做设备,是高技术、高投入的行当!3年才开张吃什么?

  “那个时候,我们号称自己手握两把枪!”陈文源表示,创业初期是很痛苦的,大家就从设备维护做起来,给面板商做设备维护,螺丝刀和电烙铁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华兴源创真正腾飞是在吃了一个“苹果”之后。

  2010年6月,iPhone 4开启了触屏手机时代,也让苹果一跃成为最火爆的智能手机厂商,开始需要技术更先进的触控屏检测设备。这个时候,苹果显然还不知道隔着一个太平洋、远在中国的华兴源创。

  但机会总是留给已经准备好的人。2011年,苹果在一家日本知名液晶大厂内“偶然”看到了华兴源创的检测设备,找上门跟华兴源创进行联合研发。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设备。”在通过了苹果公司严苛的供应商考察、产品验收等一系列项目后,来自苹果公司的专家给予了华兴源创高度肯定。陈文源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苹果公司的严苛项目研发需求,公司建立起了行业领先优势,也迎来了多年的高增长。

  有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在进入OLED时代后,华兴源创再次间接吃到了“苹果”。陈文源介绍,2017年,苹果开始采用OLED屏幕,公司也开始跟三星合作研发相关的检测设备,这次体量大、时间紧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交付能力。“当时,几个月内就交付了数十条检测生产线,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交付能力。”

  在成为面板检测领域的领头羊后,华兴源创在发展路上又迈出了另一条腿,开启了集成电路检测设备业务。

  “做集成电路检测设备,我们是有积累的、有经验的。”提及进军集成电路创业,陈文源开心地介绍,早在2015年,华兴源创就给苹果做了一些小芯片检测的设备,设备运行下来性能良好,华兴源创也觉得这个行业很不错。而从技术的角度,很多面板领域的检测技术是可以迁移、运用到集成电路领域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观察到,集成电路产业正在往中国转移,有望发展成为下一个‘面板’业,且体量更大。”

  即便如此,陈文源与华兴源创还是一如既往地严谨,在认真研究了这个产业2至3年后,开始大踏步地跨入集成电路领域。仅仅用了2年多时间,华兴源创已经收获颇丰,研发出数款检测设备。陈文源透露,目前定制化的BMS芯片检测设备在手订单已有3亿元。

  小初心成就大梦想

  创业十四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专注、不忘初心。”陈文源脱口而出。对华兴源创来说,是专注,专注在检测设备领域,不停地思考如何超越竞争对手;对个人来说,则是不忘初心,追赶世界先进的初心。“那个时候我有收入颇丰的工作,不创业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心里不得劲’。”

  不忘初心,华兴源创在研发的道路上持续投入。陈文源介绍,公司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771.98万元、9350.78万元、1.39亿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40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41.88%。

  持续的投入也构建了华兴源创领先的竞争力。陈文源以OLED领域为例介绍,华兴源创在柔性OLED领域具有多项领先技术,其中柔性OLED的Mura补偿技术2018年就实现设备的批量化销售,填补了国产设备的空白。柔性OLED的机器视觉检测项目也完成了量产出货,累计实现2条自动化线的交付与销售。另外,公司的柔性OLED的显示与触控检测设备累计实现了超150套的出货量。

  “随着OLED屏幕技术更成熟,下游应用更广,OLED产业将会增长得更快。”陈文源认为,在全球面板商几乎都“押宝”OLED屏幕、中国面板商占据了全球产业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产业飞跃只是个时间问题。“显示的前景非常广阔,一是从技术的角度,不要说OLED之后还有mini LED、micro LED,就是LCD技术也在不断地迭代;二是下游的应用变得更加宽广,用量更大。”

  谈及火热的集成电路检测设备,陈文源更兴奋,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华兴源创的标杆是世界半导体检测设备行业一流的检测设备商。“全球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的规模是50亿美元,中国是50亿元。”

  “一是在标准产品领域,在CIS SoC芯片检测设备方面努力突破;二是往定制化道路发展,给中低端芯片做定制化的检测设备。”对于集成电路业务的开拓方向,陈文源规划得很清晰,只要有益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华兴源创知难也要上。

  “总要有点民族情结和自豪感嘛!”陈文源将公司命名为华兴源创,寓意着科技创新、振兴中华。

  对于未来,陈文源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初心”。他告诉记者,中国企业不缺机遇,未来的企业竞争比的是反应速度、掌舵人体力、产品差异化等,华兴源创需要跑得更快、走得更远。

  ■快问快答

  上证报:登陆科创板是公司自身需求吗?

  陈文源:科创板推出前,公司原本是按主板IPO要求进行申报的。在科创板推出后,公司结合自身条件以及科创板的市场定位,认为科创板上市更符合公司的价值诉求,改道科创板,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

  上证报:客户检测设备的更新周期是怎样的?

  陈文源: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每年客户都会对其产品进行改造升级来满足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在此过程都会对公司产品提出新的需求,从而实现对公司产品的购买。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司的主要客户基本是两年一次大改进,每年进行技术创新。

  上证报:公司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核心技术和相关部件中涉及外购部分的,主要供应商来自哪些国家?

  陈文源:公司的核心技术全部来源自主研发,公司的核心部件同样来源自主研发。公司外购材料主要通过国内采购,部分电气、电子材料采购自日本、韩国。

  上证报:公司近期是否发生过核心技术人员变动?

  陈文源: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最近2年内未发生变动。

  上证报:未来研发投入是否会大比例上升,是否会超过营收增速?

  陈文源:公司研发投入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未来,公司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将根据行业、公司成长的情况以及公司对研发的技术需求,从战略上安排好研发投入规模。

  上证报:公司为什么没有创投股东?

  陈文源:公司在选取创投机构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资金需求,二是技术支持。公司发展过程资金相对充裕,而且公司为非标自动化企业,对于创投需求相对较低,故未引进创投机构。

  上证报:半导体事业部建设项目达产后能够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

  陈文源:半导体事业部建设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能增加年均销售收入2.3亿元,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为: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6%,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93年,投资利润率为26.76%,年均利润总额为6196.71万元。

  上证报:可否介绍下3亿元在手订单情况?

  陈文源:该订单为电池管理芯片检测设备,为全自动化设备,需要提供客户安装调试完成后才能进行验收和收入确认,目前已经在陆续交货中。